〔圖5-1-1〕東山路一四六巷堤防對面多是住家。
〔圖5-1-2〕堤防外有人行步道及無障礙設施,及成排台灣欒樹行道樹。
〔圖5-1-3〕此處有第三河川局標示牌,標示舊社堤防1+800。
〔圖5-1-4〕倡和橋上東山路及上游整齊的河道。
〔圖5-1-5〕倡和橋與堤防河道現況。
〔圖5-1-6〕倡和橋下堆放少許雜物。
〔圖5-1-7〕堤防內包括高灘地、低水岸及河道都經過疏浚整理。
〔圖5-1-8〕就連排水閘門出口淤塞的渠道也經挖深。
〔圖5-1-9〕經過挖整的低水岸與河道界線分明整齊。
〔圖5-1-10〕河道內平整的河床水淺也使得水流變清。
〔圖5-2-1〕旱溪西路與太平太原路口防汛道路。
〔圖5-2-2〕堤外沿線種植細欖仁行道樹,路旁為一汽車駕訓場。
〔圖5-2-3〕在堤防上可將堤內現況盡收眼底,高灘地已整平,河道尚未疏浚。
〔圖5-2-4〕堤防內水泥斜面被以噴漆塗鴉。
〔圖5-2-5〕高灘地雖然整平,但又遭民眾佔墾,闢為菜園。
〔圖5-2-6〕堤防內的高灘地整理及河道疏浚工作正進行。
〔圖5-2-7〕經過挖土機挖整的高灘地,對岸包括低水岸也已完成固形。
〔圖5-2-8〕太原路橋上的攤販及橋下放置的挖土機。
〔圖5-2-9〕對岸排水閘門乾涸,攔砂壩上淤積許多雜物。
〔圖5-2-10〕攔砂壩橫越兩岸,挖土機在攔砂壩上游作業,與下游形成對比。
〔圖5-2-11〕攔砂壩下溪水平淺,有白鷺絲駐足覓食。
〔圖5-2-12〕原本模糊的低水岸,經過挖整後界限分明。
〔圖5-2-13〕下游處尚未整理的低水岸下雜草叢生,而且還被丟棄家具廢棄物。
〔圖5-2-14〕由於河道疏浚的緣故,下游水面上淤積一大片懸浮物。
〔圖5-2-15〕下游未經疏浚的河道由於泥砂淤積而蜿蜒。
〔圖5-3-1〕旱溪西路旁的靈仙宗道院。
〔圖5-3-2〕堤防護欄低矮,設有白鐵越堤梯道,堤外種植細葉欖仁行道樹。
〔圖5-3-3〕堤防內現況,高灘地已整平,但河道尚未疏浚。
〔圖5-3-4〕堤防斜坡下有些許垃圾。
〔圖5-3-5〕觀察點上游河道中有高壓輸電線塔基座。
〔圖5-3-6〕河道內有白鷺絲蹤影。
〔圖5-3-7〕旱溪堤防內河道尚未疏浚,低水岸與河道模糊不清,雜草叢生。
〔圖5-3-8〕河道靠近對岸低水岸。
〔圖5-3-9〕河道內遭不肖人士丟棄沙發。
〔圖5-3-10〕溪水灰濁。
〔圖5-3-11〕上游河道現況。
〔圖5-3-12〕河道有多處泥沙淤積處。
〔圖5-3-13〕上游河道散布許多溪石。
〔圖5-4-1〕此處屬於太平市轄的中山路四段巷道,沿線是小型工廠及堤外成排的細葉欖仁行道樹。
〔圖5-4-2〕白鐵越堤梯道。
〔圖5-4-3〕在堤防上往下游方向河川現況,高灘地已經整平。
〔圖5-4-4〕尚未疏浚的河道沿線長滿雜草。
〔圖5-4-5〕此河段攔砂壩密集,壩前更蓄水成池,形成熱門釣點。
〔圖5-4-6〕壩前水池上仍有廢家具等廢棄物。
〔圖5-4-7〕攔砂壩洩水口溪水潺潺,壩上水面平靜,岸邊有三兩釣客下竿。
〔圖5-4-8〕釣客釣得一些鯽魚,但聽說不能吃,只能帶回放養。
〔圖5-4-9〕溪水邊雜草堆中有許多豆娘蜻蜓。
〔圖5-5-1〕太平市相關單位在橋頭豎立的牌樓與相關告示牌,顯得五顏六色。
〔圖5-5-2〕堤防外汛道路旁有一座模擬中山公園亭台景觀,但已破敗。
〔圖5-5-3〕橋頭有台電高壓變電站。
〔圖5-5-4〕橋頭路口是大型看板的集中地。
〔圖5-5-5〕橋下高灘地上有許多垃圾散落一地。
〔圖5-5-6〕堤內斜坡上有多支注射針筒,疑有人在此施藥。
〔圖5-5-7〕橋下自來水輸水管鏽蝕破裂漏水,將橋墩澆溼。
〔圖5-5-8〕河道中有高壓輸電線塔基座,河道也分為兩支。
〔圖5-5-9〕上游河道沿線攔砂壩的密度最高。
〔圖5-5-10〕附近有人在橋下養羊。
〔圖5-5-11〕堤防內高灘地雖然已經整平,但有部份區域又遭民眾種菜。
〔圖5-5-12〕河道未疏浚,低水岸界限模糊且滿是雜草雜物。
〔圖5-5-13〕河道寬約三、五米不等,且因泥砂淤積蜿蜒。
〔圖5-5-14〕溪水灰暗帶些透明,溪中有點綴許多淤積雜物。
〔圖5-6-1〕練武橋頭的水利單位所豎立告示牌,已有部份不翼而飛,只剩兩根鐵管。
〔圖5-6-2〕路面與堤防同高,近橋頭有橋墩,沿線有多處有牌廢車。
〔圖5-6-3〕堤防內有大堆炮竹紙屑。
〔圖5-6-4〕還有床墊等大型廢棄物。
〔圖5-6-5〕往下游方向矮牆內堆有塑膠桶等雜物。
〔圖5-6-6〕由於堤外的神壇在堤防上燒金紙,造成水泥舖面隆起破裂。
〔圖5-6-7〕溪水自練武橋下彎靠西岸,直接緊臨堤防,高灘地不見了。
〔圖5-6-8〕堤防內的溪水、礫石,灰色的溪水略帶透明。
〔圖5-6-9〕精武橋下河道散置的消波塊淤積許多雜物,也阻礙水流。
〔圖5-6-10〕上游低水岸上長滿牧草,有民眾割草。
〔圖5-6-11〕河道緊臨西岸,沖失高灘地,但到下游又彎回河床中央。
〔圖5-6-12〕河道中又遭棄置藤椅。
〔圖5-6-13〕溪水淺灰略帶透明,水流湍急。
〔圖5-7-1〕樂業橋頭的第三河川局告示牌。
〔圖5-7-2〕樂業橋頭台中市政府所豎立的告示牌。
〔圖5-7-3〕樂業橋現況及週遭現況。
〔圖5-7-4〕堤防護牆每一間隔設有越堤梯道。
〔圖5-7-5〕第三河川局標示牌,委託管理期限已過,此處是東門堤防。
〔圖5-7-6〕堤防護牆下有許多垃圾雜物。
〔圖5-7-7〕越堤梯道下也是一大堆垃圾雜物。
〔圖5-7-8〕梯道下的垃圾堆還有焚燒痕跡。
〔圖5-7-9〕堤防內高灘地經過整平後,漸長出草來。
〔圖5-7-10〕高灘地部份區域被民眾闢田種菜。
〔圖5-7-11〕河道中有白鷺絲身影。
〔圖5-7-12〕白鷺絲是旱溪沿線最常見的鳥類。
〔圖5-7-13〕溪水淺灰,水流湍急。
〔圖5-7-14〕水中常有塑膠袋等雜物淤積。
〔圖5-8-1〕東門橋頭有變電所及商家等。
〔圖5-8-2〕水泥低水護岸在東門橋上游處形成闊口,上游低水護岸便無水泥鞏固。
〔圖5-8-3〕東門橋下游溪水緊臨東岸低水護岸。
〔圖5-8-4〕溪水中有白鷺絲駐足覓食。
〔圖5-8-5〕高灘地寬闊平整,雜草稀少。
〔圖5-8-6〕東門橋上游側的自來水輸水幹管。
〔圖5-8-7〕便道進入堤防內有一堆已焚燒垃圾灰燼。
〔圖5-8-8〕橋下被堆放廢腳踏車等。
〔圖5-8-9〕橋下還有遊民居住。
〔圖5-8-10〕東門橋與橋下灰黃溪水,水中有袋垃圾。
〔圖5-8-11〕東門橋上游側攔砂壩不整,溪水灰濁。
〔圖5-8-12〕水邊發現一條巴掌大的吳郭魚奄奄一息,魚眼凸出垂死掙扎。
〔圖5-8-13〕東岸低水護岸下有民眾下竿垂釣。
〔圖5-8-14〕東門橋上游現況,攔砂壩東岸還在,西岸已被埋沒。
〔圖5-8-15〕振興路以南區段徵收工程中跨越旱溪的拱橋。
〔圖5-8-16〕跨起旱溪新建拱橋下游溪水靠近東岸低水護岸。
〔圖5-8-17〕拱橋興建將河道填起,僅以幾個涵管排水。
〔圖5-8-18〕拱橋引道連接十甲東路,附近塵土飛揚。
〔圖5-8-19〕六順橋上游的排水閘門。
〔圖5-8-20〕水閘門排下的水流入旱溪內,並有許多泡沫。
〔圖5-8-21〕旱溪沿東岸低水護岸流經六順橋。
〔圖5-8-22〕旱溪流經六順橋後與?子坑溪交會後流入大里溪。
〔圖5-9-1〕吉善二街底的鐵皮神壇,有便道可以通往河川。
〔圖5-9-2〕臨溪岸上的高聳鴿舍。
〔圖5-9-3〕從河床中回觀岸上的兩座鴿舍。
〔圖5-9-4〕河床已有部份土地開始整平。
〔圖5-9-5〕河床緊臨河道的芒果園。
〔圖5-9-6〕原本的水澤區域已被填土佔據,將開闢農田。
〔圖5-9-7〕水道靠近東岸,岸邊狹小土地被闢為菜園種菜。
〔圖5-9-8〕對岸有石砌堤防,且是一片雜草雜木叢。
〔圖5-9-9〕旱溪廢河道溪水僅有一、二米寬,有如田間灌溉溝渠。
〔圖5-9-10〕溝渠水流湍急,水色灰黃。
〔圖5-9-11〕旱溪廢河道與岸邊的菜園與東岸的蛇籠石砌堤防。
〔圖5-10-1〕吉善二街堤防外的小公園,也是當地居民的停車場,蛇籠堤防有缺口。
〔圖5-10-2〕蛇籠堤防缺口入內便是一處廢車堆置場。
〔圖5-10-3〕堤防內被堆置約十部廢車,對河川景觀造成破壞,而且可能有污油污染。
〔圖5-10-4〕堤防內一處以各式廢建材木料所搭起的畜牧場,並有多隻吠得兇惡的狗。
〔圖5-10-5〕堤防內靠近堤防沿線都是廢木板、門板所拼湊搭成的工寮或圍籬。
〔圖5-10-6〕雜亂無章的工寮、圍籬,週遭還堆有一些垃圾雜物。
〔圖5-10-7〕堤防內靠近河道的大片平坦灘地並未被闢為菜園,可能是羊隻的放牧場。
〔圖5-10-8〕東岸土堤被傾倒石棉瓦等廢棄物。
〔圖5-10-9〕水道靠近東岸土堤,堤內是一片雜草樹木。
〔圖5-10-10〕下游河道淺闊,隱在雜草樹林間。
〔圖5-11-1〕吉善路過水路口的小片綠美化綠地。
〔圖5-11-2〕吉善路過水路有欄杆,並有一處以部份河川地興建的停車場。
〔圖5-11-3〕停車場旁是一片豬舍、養羊場,空氣中瀰漫羊騷味。
〔圖5-11-4〕吉善路跨越旱溪沒有橋樑,過水路面只以三個涵管讓水流通過。
〔圖5-11-5〕吉善路過水路口與小片綠地間被傾倒一大堆包括家庭一般垃圾與事業廢棄物,且有焚燒痕跡。
〔圖5-11-6〕雖然大里市公所豎立禁倒垃圾告示牌,但似乎功效有限。
〔圖5-11-7〕旱溪廢河道溪水混濁,河道旁有民眾搭棚圍水養羊。
〔圖5-11-8〕吉善路過水路上游的旱溪河道現況,河道如水溝,其餘滿佈雜草。
〔圖5-11-9〕旱溪廢河道內的水渠道與廣大的草澤地。
〔圖5-11-10〕吉善路下游的旱溪廢河道現況,右方為停車場護岸,左方為養羊場。
〔圖5-11-11〕往下游遠望,可以看到左岸被傾倒許多建築廢棄物、廢土等。
〔圖5-12-1〕日新橋下的旱溪廢河道與大智路。
〔圖5-12-2〕日新巷沿著旱溪廢河道有河濱公園及火鍋店。
〔圖5-12-3〕日新橋頭的旱溪廢河道樁位。
〔圖5-12-4〕日新橋下的旱溪廢河道與大智路從橋下穿過。
〔圖5-12-5〕旱溪廢河道在日新橋下與大智路平行,河道一側為雜草,另一側則被種植芋頭。
〔圖5-12-6〕日新橋頭下在旱溪廢河道旁有民眾搭設簡陋工寮居住。
〔圖5-12-7〕日新橋頭另一側有白鐵欄杆、人行紅磚道及涼亭座椅等。
〔圖5-12-8〕日新橋下游的廢河道現況,區內多已開發種植香蕉等農作物。
〔圖5-13-1〕日新橋下游的旱溪廢河道堤防,堤防有階梯、電桿等。
〔圖5-13-2〕堤防外整排工廠,堤防曾經加高,而呈現兩顏色層次。
〔圖5-13-3〕堤防上是人行步道,一旁還有花台,但是也有許多雜亂的工寮、帆布等雜物。
〔圖5-13-4〕堤防內以各種木板、帆布等搭成雜亂景觀。
〔圖5-13-5〕堤防內多數被闢為農田,並搭起許多棚架、工寮等。
〔圖5-13-6〕堤防內種植的作物與搭設的棚架圍籬等雜亂無章。
〔圖5-13-7〕旱溪渠道靠近堤防,岸邊一小堆垃圾及焚燒痕跡。
〔圖5-13-8〕如同灌溉渠道的旱溪渠道僅一、二公尺寬。
〔圖5-13-9〕如同灌溉溝渠的河道幾乎隱在香蕉園中。
〔圖5-13-10〕水流和緩處有大肚魚。
〔圖5-14-1〕鷺村橋橫跨旱溪廢河道,未來危橋拆除後將不興建新橋。
〔圖5-14-2〕鷺村橋與日新橋一樣,設有白鐵欄杆、紅磚道及涼亭等設施。
〔圖5-14-3〕橋頭紅磚道上放置貨櫃改裝成的資源回收站,不但與設施景觀不搭配,還引來其他垃圾堆放。
〔圖5-14-4〕紅磚道岸下被傾倒一堆垃圾、廢家俱等雜物。
〔圖5-14-5〕鷺村橋下陰暗處,也是一大堆垃圾雜物。
〔圖5-14-6〕鷺村橋舊橋拓寬後,新舊橋墩明顯差異。
〔圖5-14-7〕鷺村橋下現況,河床多已被闢為菜園。
〔圖5-14-8〕支渠道水淺且清。
〔圖5-14-9〕鷺村橋上游的旱溪廢河道現況。
〔圖5-14-10〕鷺村橋下游的旱溪廢河道兩支合而為一,河床幾都被開發成菜園。
〔圖5-15-1〕國光橋橫跨旱溪廢河道連接台中市與大里市,交通量大。
〔圖5-15-2〕公九公園口的舊衣回收箱,與公園景觀不搭配。
〔圖5-15-3〕公五公園臨溪而建,是縣府的百甲綠地公園之一。
〔圖5-15-4〕公五公園下方河床的菜園棚架等。
〔圖5-15-5〕從公園旁有便道可以下達河床的大片耕種區。
〔圖5-15-6〕旱溪溪水水流湍急,水色暗沈。
〔圖5-15-7〕國光橋台中市側橋下有民眾搭屋寄居。
〔圖5-15-8〕旱溪河道原位於中央,過國光橋後,彎向北岸。
〔圖5-15-9〕旱溪溪水雖然暗沈,但水中發現有許多魚群。
〔圖5-15-10〕水淺處透明見底,並有大量的水草孳生。
〔圖5-16-1〕大里市永隆路底遭丟棄的模板等廢棄物。
〔圖5-16-2〕公五公園內的台中縣二二八紀念碑工程正進行施工中。
〔圖5-16-3〕永隆路底沿環河路的自行車道說明牌,但將被雜草淹沒。
〔圖5-16-4〕二期重劃區的自行車道起點雜草叢生,有便道通往河川區。
〔圖5-16-5〕河川區便道旁還在搭建中的工寮。
〔圖5-16-6〕便道盡頭被圍起,不准外人入內,內為大片菜園耕地。
〔圖5-16-7〕較上游寬廣且水流和緩的旱溪水面,有人在旁垂釣,對岸也有民眾耕作。
〔圖5-16-8〕便道盡頭內的農園,民眾正抽溪水灌溉。
〔圖5-16-9〕旱溪溪水暗沈,滿佈的布袋蓮上有許多福壽螺卵。
〔圖5-16-10〕旱溪水面上兩岸已長滿許多布袋蓮。
〔圖5-16-11〕旱溪河道下游對岸為一片雜樹林。
〔圖5-16-12〕局部河道已幾被布袋蓮佔據,只剩下小面積的窗口。
〔圖5-16-13〕旱溪廢河道、河道中的布袋蓮及對岸的中興大學校舍。
〔圖5-17-1〕沿環河路闢建的自行車道。
〔圖5-17-2〕自行車道一側臨溪間設花台,另一側隔著行道樹植栽臨環河路。
〔圖5-17-3〕花台欄杆下的旱溪廢河道。
〔圖5-17-4〕旱溪廢河道旁雜草叢生,有少部份被利用闢為菜園。
〔圖5-17-5〕觀察點往下游方向布袋蓮更多,有建築廢土堆,以及垂釣民眾。
〔圖5-17-6〕垂釣民眾表示,溪中魚類不少,但所釣得的魚已不能吃,享受釣魚樂趣而已。
〔圖5-17-7〕環河路與大明路口遭不肖人士傾倒的大量建築廢土,且已侵入河道。
〔圖5-17-8〕逆光下的旱溪河道接近台中市積善橋的現況。
〔圖5-17-9〕從積善橋上往上游觀察,大堆建築廢棄土已侵入河道。
〔圖5-17-10〕積善橋下的大量布袋蓮,已全面佔據水面。
〔圖5-18-1〕台中市五權南路六八0巷,一側是堤防,一側是住宅區。
〔圖5-18-2〕堤防護牆高達兩公尺高,堤內河道緊臨堤防。
〔圖5-18-3〕堤防下即是旱溪河道,水面上滿是布袋蓮。
〔圖5-18-4〕對岸水澤區有紅冠水雞棲息。
〔圖5-18-5〕部份旱溪河道水面已全面被布袋蓮佔據,有令人窒息的感覺。
〔圖5-18-6〕對岸是大里市公六公園壘球場,堤防上有棵老樹,河道已遭布袋蓮全面佔據。
〔圖5-19-1〕中投快速道路高架橋下被佔用作各種用途,形成髒亂點。
〔圖5-19-2〕中投快速道路高架橋成為現成屋頂,橋下舊貨商、養雞等無所不包。
〔圖5-19-3〕靠近旱溪河道岸上的簡陋土地公廟及雜物。
〔圖5-19-4〕岸上的土地公廟、岸下的廢木料雜物,及河床上的灌溉渠道。
〔圖5-19-5〕中投公路下方的旱溪河道現況,對岸也有工寮、車輛停放。
〔圖5-19-6〕對岸台中市轄地為九二一震災建築廢棄土貯置場。
〔圖5-19-7〕旱溪河道有便道橫越且阻礙水流,僅以三個涵管排水。
〔圖5-19-8〕河道內有許多淤積土石堆,雜草叢生。
〔圖5-19-9〕中投高架橋下車輛背對渠道,不知是抽水或是排放污水入溪。
〔圖5-19-10〕中投公路上游河床現況。
〔圖5-19-11〕由於便道擋住水流,溪水在橋下蓄積。
〔圖5-19-12〕中投公路下游旱溪河道現況。
〔圖5-20-1〕大里市樹王橋附近有寺廟、住家、工廠等。
〔圖5-20-2〕樹王橋頭小型工廠旁多部抽水機管線埋向溪中。
〔圖5-20-3〕樹王橋上游雜草叢生,溪水中有處白色水域,疑是岸上工廠排放廢水。
〔圖5-20-4〕原來湛深色的旱溪溪水有一處白色水域。
〔圖5-20-5〕乳白色的排水在深色溪水中形成明顯的對比。
〔圖5-20-6〕河道淤積嚴重、雜草叢生,只有少部份被闢為菜園。
〔圖5-20-7〕樹王橋上游乳白色的排水與岸上的工廠。
〔圖5-20-8〕樹王橋下大量的水草孳生。
〔圖5-20-9〕樹王橋下游現況,雜亂草木緊臨溪水。
〔圖5-20-10〕樹王橋下游河岸上密集的工廠。
〔圖5-20-11〕樹王橋下游現況,溪水較緩和,依舊暗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