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里市各溪流景觀規畫

  大里市溪流縱橫,主要分為大里溪、頭汴坑溪、旱溪、草湖溪四條河川,大里市公所有感於大里市綠地空間不足,為充份利用河川及高灘地多闢建一些休閒綠地空間,曾委託工程顧問公司針對大里市各溪流未來的景觀進行規畫,計畫朝向都會型河濱公園或生態遊憩公園邁進,各計畫如下:

 

大里溪、頭汴坑溪都會親水河濱公園

長度:大里溪長約九公里,頭汴坑溪長約二公里。

河川現況:兩岸RC堤防皆已完成,低水護岸從兩岸匯流處至大衛橋以西的一百公尺為止。河域平坦寬廣,視野佳。現場已有球場及景觀平台、遙控飛機場。周邊以中原農機及仁慈路沿溪邊闢建的綠帶景觀最好。

評析:堤防形式未綠化,且形式、材料過於生硬。已整治的高灘地,有利於休憩空間的開闢。大里溪、頭汴坑溪匯流處有沙洲,有較大面積的腹地可以開發利用。

交通:利用大里市現有多處橋樑的連結,串聯大里溪及頭汴坑溪的綠帶空間。

景觀:〔一〕可將大里溪、親水廣場、立仁一橋、立仁二橋作整體考量設計,使得人工設施與河川景觀融合為一體。

〔二〕經由階梯式的護岸設計,讓空間富有變化而不單調,並於高灘地試種喬木,除可增加大里市綠化面積及增進市容美觀外,也可提供民眾乘涼、休憩的場所。

設施:〔一〕於附近高灘地設置停車場,以解決停車位不足的問題。

〔二〕增設籃球場、網球場、溜冰場、棒球場以滿足不同年齡層的活動需求。

〔三〕增設大型活動廣場,結合公園噴泉水舞的設計,增加趣味性及可看性,並於重點節日配合舉辦大型活動,增進里民互動。

〔四〕增設散步道、自行車道,讓民眾能無憂無慮的在安全的場地運動,達到健身的效果。

〔五〕增設小型賽車場,讓青少年能在安全的場地從事體力宣洩的刺激活動。

〔六〕闢建遙控飛機場地,並可提供消防機關人員救援訓練。

〔七〕配合動、植物生態教學,增設解說設施,讓民眾了解現有的河川生態資源,進而加以保護。

活動:〔一〕透過河道整治,規劃多處較大型活動空間,如親水廣場、球場、看台、賽車場、遙控飛機等場地,提供民眾平時及假日休閒活動的好去處。

〔二〕配合假期或節日舉辨不定期的水舞表演或水上泛舟活動,讓民眾享受親水、戲水的樂趣,並形成特有的文化景觀。

〔三〕規劃動態性、靜態性、教育性的活動內容,讓大里溪、頭汴坑溪重新展現活力,增進市民與河川間的互動。

 

旱溪社區河濱親水公園

長度:長約四點五公里

河川現況:旱溪改道納入大里溪主流之後,水量減少,河域景觀較為雜亂,附近家庭污水及事業廢水排放未管制,水質較差。下游過中投公路,流域較寬廣而且腹地較大,流水量較為豐沛。周邊橋樑都過於老舊。溪流沿岸現有多處公園綠地。

評析:需加強水質管制、木生植物綠化及親水空間的開發,除可維護河川景觀外,並可融入都會型之社群空間。

交通:〔一〕人行步道與自行車道系統,透過人車分道的規畫方式,形成一處獨立的環狀遊憩系統。

〔二〕選擇交通較緩和的路段設置主要入口,將人車安全舒適地導引進入旱溪河濱綠地。

〔三〕沿岸橋樑老舊,且尚未拓寬,成為交通的瓶頸。未來新建橋樑應加強橋樑景觀意象及人車分道的立體規畫。

景觀:〔一〕以帶狀化方式將河濱主要三處公園綠地串連起來,形成都市綠帶。

〔二〕沿河岸種植帶狀式遮蔭常綠樹木,搭配塊狀親水設施,營造人性化的親水都市景觀,並塑造活潑有活力的都市空間。

〔三〕保留部分河段自然景觀的原野性,創造多樣性的生物環境。

設施:〔一〕親水設施:於河岸邊緣設置親水性設施,透過景觀橋樑、涉水水池、嬉水河道、噴泉等設施營造動態的活動。

〔二〕人行步道自行車道:結合即有步道與自行車系統可供休憩的座椅、涼亭,提供民眾帶狀遊憩空間。

〔三〕社區公園:加強目前已開闢的公園綠地設施,包括衛生設備、街道傢俱、入口景象等,並依不同區段強化公園主題,如體能活動、景觀休憩、表演廣場等,建立完整的遊憩內容。

活動:〔一〕親水活動:配合暑假期間舉辦各式親水戲水活動,提供青少年紓解精力的空間,亦可增進親子互動的機會。

〔二〕社區聚會活動:加強社區公園的環境改造,並推動社區認養及民眾參與,以提昇社區民眾對地方的認同感。

〔三〕步行、自行車道活動:舉辦市民慢跑或自行車比賽。

〔四〕不定期舉辦藝文、體育、競技節慶活動。

 

草湖溪山野生態河濱公園

長度:長約八公里長

河川現況:銀聯一橋以東的上游地區,為溪流湍急之小型野溪,下游則屬蜿蜒平坦型之溪流。部分河段有石堤或水泥堤,還有一部分的土堤。河域景觀豐富,以草生地為主,但摻雜有木生植物。水源污染少。堤岸上及周邊不乏大樹林及附近居民自發性的休閒設施如涼椅、植栽等。

評析:溪流型態較具變化,且人為破壞的程度較少,適宜做生態景觀的開發,可維護現有河岸周邊設施景觀,並開發山溪遊憩活動。

交通:〔一〕河堤上設置步道與自行車道,包括草湖橋兩岸未施工之堤防,與大里溪河岸設施串連起來,形成整體性的環狀遊憩設施。

〔二〕沿岸遊憩景點開發時,選定進出河岸之越堤道路,應於周邊綠地或空地設置停車場,並有清楚的標示及警告標誌。

景觀:〔一〕維持並加強目前草湖溪自然野生風貌,避免過多的人工設施,塑造可供多樣性生物棲息繁殖的綠色生態隧道。

〔二〕沿河岸種植多樣性樹種,提供鳥類生物棲息空間,同時可提供市民乘涼的綠色步道。

設施:〔一〕在不破壞河岸生態的原則下,選擇設置觀景平台,賞鳥等設施。

〔二〕長距離的人行步道與自行車規畫系統,於堤岸設置可休憩的座椅,乘涼的休閒空間。

〔三〕以生態工法設置可供水生昆蟲棲息的石砌護坡、淺水坑、洞穴、草坪等設施。

活動:〔一〕溯溪活動:依其季節水量狀況,舉辦溯溪活動。

〔二〕教學活動:安排戶外自然教學的課程,從事生物生態教學活動。

〔三〕可供假日慢跑或各種運動競技使用。

〔四〕假日可作為垂釣或烤肉等活動。

 

參考圖片:[圖1][圖2][圖3][圖4][圖5][圖6][圖7][圖8][圖9][圖10][圖11][圖12]
[圖13][圖14][圖15][圖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