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溪水系河川現況調查表烏溪1-16

  1. 調查時間:89、12、21,下午16:00
  2. 調查人員:陳獻棋
  3. 調查地點:烏溪橋下游約一、二百公尺處
  4. 周遭現況分析〔堤防外〕:

    1、堤防外為北岸路沿堤防防汛道路可以通往烏日等鄉鎮。

  5. 2、北岸路旁堤防外為住家、商店。

    3、堤防沿北岸路而築,為鵝卵石所砌成,除了堤上有水泥封層,形成一小徑外,堤內外都滿佈雜草,雖經過整理但春風吹又生。

    4、從烏溪橋頭工地前,有便道通往堤防內。 

  6. 河川現況〔堤防內〕:

    1、從烏溪橋頭前便道進入,先是一面空地,置廢鐵架、機具、雜物等,有車道可行,在入內觀察後出來還被以鐵鍊鎖起擋住出路,加以解開後,車輛始得駛出,顯見該地為私人所管制(不見人影)。

  7. 2、沿便道往內行走,三棟連棟未蓋成的六角形水泥建築矗立,頗為突兀,週遭已長滿雜草。

    3、大片空地除了水泥道路外,其餘空地滿佈雜草,另有一處空地則停置五部混凝土車後截,應已停置多時,地上也長滿雜草,許久沒有移動痕跡。再往內走還有以鐵皮模板等搭起廢工寮,應是作為貯放農具肥料之用。

    4、四處巡行才發現原來除了北岸路堤防外,堤內還有一段水泥內堤,堤外還有大片稻田。

    5、從內堤至行水區尚有一、二百米距離。

    6、內堤下游處有大片甫經機具開挖整平的土地應是新闢農地。

    7、內堤與河道間土地多被開發,種植、蔬菜、香蕉、釋迦等農作物,其中更以蘆筍為最大宗,沙質土壤頗適合蘆筍栽培,蘆筍田一片翠綠。

    8、高灘地與河道行水區落差約有三、五米不等,無法下去,而且主河道靠近南岸,無法觀察,只見乾涸的小分渠。

  8. 對整體河系影響的程度:烏溪行水區在此應無人跡可達,推測人為污染不多。但是非行水區的開發極為密集,尤其是便道的四通八達,大型機具都可以入內。
  9. 建議事項:河川地用途應妥為規範,若只能作為農地耕作,卻有如私人管制區堆置機具甚至成為泥罐車停車場,都應加以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