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橋


 

  因列為危橋即將改建拓寬的太平市一江橋,事

  實上有二個橋名,東側的橋墩上多書寫了『頭

  汴坑』三個字,據望山文化工作室負責人白棟

  樑考証其由來,饒富趣味。

 

  太平市頭汴坑山區的主要出入孔道一江橋,興

  建於民國四十七年『八七水災』之後,迄今已

  近四十年,由於年久失修,目前省公路局正計

  劃加以拓寬改建,望山文化工作室負責人白棟

  樑近來在替市公所編寫市志時特別考証其由來

  ,發現一江橋竟有二個橋名,相當有趣。

 

  白棟樑指出,以往頭汴坑山區的居民為運輸山

  產到市區販賣,在利用台車運送到頭汴坑溪旁

  後即涉溪而行,到了日據時代末期,才在現今

  之一江橋附近興建一座吊橋,而此一吊橋除了

  人車可通行外,在當時彷彿是一處精神地標,

  每逢有節慶或重大喜事時,日本官員便召集村

  民在吊橋附近慶祝,接受人民的歡呼,高喊『

  天皇萬歲』,響徹雲霄。而在台灣光復後初期

  ,政府也沿襲此風,把吊橋當做盛事的指標,

  在國慶日或總統誕辰時,召集太平市內的小學

  生在溪旁做精神訓話,再揭開一系列的慶祝活

  動。

 

  而在民國四十七年八七水災後,老吊橋受損,

  政府遂在吊橋旁邊興建現今之一江橋,而為紀

  念『一江山戰役』,並取名為一江橋,而在四

  十九年竣工時,橋西側的東平里們對於橋名並

  無特殊意見,但頭汴坑的居民卻堅持需以頭汴

  坑為名,幾經協調後,才在靠近頭汴坑山區的

  東側另加上『頭汴坑』三個字,造成橋樑兩側

  橋名不一的情形,在全省各橋樑中相當罕見,

  而老一輩的頭汴坑的居民,也從不稱呼一江橋

  ,都以『頭汴坑橋』為名,迄今猶然。

 

  許多民眾獲悉此段歷史後表示,目前一江橋計

  劃改建拓寬,因應日益頻繁的交通流量,未來

  興建完成後,不知是否會重演歷史,甚至就此

  改名為『頭汴坑橋』,值得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