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市地名由來


 

  太平市地名的由來,一般都以為太平市以往為

  番漢衝突最烈的地區,為寓求太平才以此為名

  ,但據望山文化工作室負責人白棟樑考証,卻

  發現可能是居民為避免在馬關條約後日軍接收

  台灣時傷及無辜,而在各部落書寫太平兩字,

  表示與意與日軍為難,為地名由來提出另一注

  解。

 

  目前正替市公所編寫市志的望山文化工作室負

  責人白棟樑指出,太平市最早的地名是『鳥榕

  頭』,日據時代一九二0年時,日本人重新訂

  定全島地名時,才改為太平,過去一般民眾均

  認為太平是清朝時期番漢衝突最烈的地區,地

  方人士為寓求和平才取現今之地名,但據其考

  証發現太平過去雖是番漢衝突極為嚴重的地區

  ,但那是光緒十年左右【約一八七九年至一八

  八九年】的事,距離日本人重新訂定全島地名

  的一九二0年已有三十餘年,更何況在日本人

  強而有力的統治之下,當時原住民已被困在山

  區而無法出草殺人,並沒有族群衝突之虞

 

  而據其了解,太平市的地名由來另有秘辛,在

  一八九五年時,日本憑著馬關條約佔有台灣,

  在佔領之初時,日軍為怕台灣人反抗,遂從貢

  寮鄉的澳底登陸一路揮軍南下,在行進中,日

  軍不斷遭受抗日軍的狙擊,前後有大漢、新竹

  、苗票等大型戰役,因此在行進至台中縣時,

  不得不停駐在豐原一帶整軍,而當時抗日軍也

  埋伏在潭子與台中市交界處的『溝背』,摩拳

  擦掌準備與日軍一決雌雄,其中包括太平的子

  弟兵約二、三百人。

 

  而在第一戰時,抗日軍輕取冒然南下的日軍斥

  候隊,但第二梯隊的大批正規軍南下時,抗日

  軍則不支潰敗,日軍在帶隊官的指揮下所向披

  靡,無心戀戰的抗日軍只好四散而逃,部分抗

  日軍則隨著太平的子弟兵逃向太平的頭嵙山系

  。

 

  在戰役結束後,日軍欲再南下,為避免潰散的

  抗日軍尾襲,日軍遂派遺支隊入山搜捕,此舉

  引起太平大墾戶的恐慌,唯恐日軍入境後會傷

  及無辜,所以便在各部落書寫『太平』兩個大

  字,表示無意與日軍為難,後來不知是為了誌

  功,或真的以為『太平』就是當地的地名,在

  一九二0年日本人重新訂定全島地名時,就將

  原有的『鳥榕頭』地名,改為『台中州大屯郡

  太平庄』,也就是現今之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