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流大蒐密

 

 

 

 

 

什麼叫土石流?

 

『土石流』是一種水與泥砂、土石充分混和而成之流動體,外型與一般常見之混擬土砂漿極為相似,因此又被喻成『天然預拌混擬土』。土石流大多發生於山區野溪中,沿溪谷奔瀉而下,由於不斷吞噬兩岸鬆動土石,再加上本身強大的衝 擊力,將對溪流兩岸與下游居民造成重大災害。

『土石流沿河床沖刷至下游』示意圖

 

 

 

台灣為什麼會易發生土石流?

台灣位於西太平洋亞洲大陸外緣,屬於亞熱帶海洋氣候型,年平均雨量高達2,500公厘,且大多集中在夏、秋兩季;平均每年有3.2個颱風侵襲,颱風過境時又常挾帶豪雨。在大地構造上,台灣位跨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盆板塊,由於板塊擠壓應力作用的影響,斷層、摺皺、破裂面的地質構造現象非常發達,劇烈的造山運動,導致山地約占台灣總面積的四分之三,地形陡峻,山高水急,河流下切與侵蝕作用劇烈,因此台灣的自然環境在先天上本就易於肇致水、土災害的發生,再加上後天人為不當的開發利用,誘使水土災害益形加劇。

 

 

『颱風雨量』示意圖

 

 

 

 土石流危害之地點

.上游崩塌地滑區
.危險溪流兩岸易崩塌區
.危險溪流谷口扇狀地(人口最密集或設有公共設施)

『土石流為害之地點』示意圖

 

 

 

構成土石流之主要條件及土石流發生之前兆

 

土石流之『三多』要件:

.雨水夠多
.土石夠多
.坡度夠多()
只要三多條件一成立,土石流便可形成!

土石流發生之前兆:

.溪水混濁
.流量變大
.水聲音頻變得尖銳
.上游處有火光發生

 

土石流形成圖

 

 

 

台灣曾發生之重大土石流災害

 

 

 

土石流危險區域內居民自救措施

 

一、維護山林結構
限制不合法之山坡地濫墾、濫伐、濫建等破壞山林結構之行為,合法使用山坡地,勿超限利用。

二、監督工程品質
隨時檢驗水土保持設施是否完善。

三、留心異常現象
留意山坡地土石異常滑動現象。

四、注意氣象報告
隨時注意颱風豪雨預報,留意河水暴漲,山洪爆發現象。

五、遷離下列危險地區:
()上游崩塌地滑區
(
)危險溪流兩岸易崩塌區
(
)危險溪流谷口扇狀地(人口最密集或設有公共設施)

 

 

認識土石流觀測系統

 

 

 

台灣土石流觀測站設置概況

 

台灣15座土石流觀測系統分佈圖

 

 

 

事前萬全的防範工作加上有效的防災措施,土石流災害便不再危害你我!

 

資料來源:

水土保持全球資訊網    http://river.nchu.edu.tw/homenews/app/law001.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