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紙品的回收再製,比起由原木漿製造新紙品,可節省75%的能源、50%製紙用水,同時也能減少
75∼95% 的空氣污染。
根據環保署新近完成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回收廢紙可減少75%的製紙能源和50%的製紙用水。目前國內廢紙回收的管道,仍是透過舊貨商。由於舊貨商對廢紙的分類普遍缺乏概念,而且回收量又不足,導致再生紙的成本居高不下,連帶品質也受了影響,消費者因此對使用再生紙興趣缺缺,造成惡性循環。
做好分類工作,是推動回收作業的第一步,非但各項垃圾需要分類,光就紙類一項,也必須分門別類,以期提高再生紙的品質,也使百萬公頃的森林免遭砍伐的命運。
隨著國民生活水準的提高,全國每人每年的紙張消耗量,由民國七十四年的一○七公斤,增加到民國八十年的一七九.五二公斤。
回收廢紙可減少 14∼22.6% 的垃圾量,75%的製紙能源及一半的製紙用水。
建立廢紙回收制度,可以拯救數百萬頃的森林,有助森林保育
製造再生紙所需用的能源,僅是由原木漿製造新紙的75%而已。
回收舊紙再製,可減少75 ∼ 95%的空氣污染。
由家庭中的每一分子做起,養成資源回收的習慣:
報紙切勿直接丟棄,在家中設一個固定的地方,專門供做堆放。
把雜誌一類光亮的,或全頁彩色的紙張和一般新聞紙分開。(因較新聞紙難再生)
信箱中常塞滿了各式各樣的廣告,這種郵件有「垃圾郵件」之稱,這類垃圾郵件也可統一收集,一併處理。
將收集定量的舊報紙、廢紙品丟入社區、學校及業者所設置的資源回收筒、箱中。
將一定數量的廢紙賣給舊貨商或交給回收隊。
也許你不在乎賣那幾塊錢,一整疊整理好的廢紙,也會很快被撿垃圾的人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