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團法人福爾摩莎新世紀環境保護基金會
台中火力發電廠空氣品質平行監測

94年度期末報告說明會

 



 

 

會議記錄

 

一、時  間:九十五年二月十七日 上午九時三十分

二、地  點:台中市東海漁村

             台中市中港路三段115號

三、主  席:台中市新環境促進協會理事長  王國翹      

四、出席來賓:

              財團法人福爾摩莎新世紀環境保護基金會 陳國梁、陳景祥

                                                   、鄭皆達

              台中縣公害防治協會理事長  洪志昌等42人

       南投縣生態保護協會理事長  張申霖等45人

       台中市新環境促進協會理事長 王國翹等76人

              彰化縣公害防治協會理事長  王康壽等38人

              台中市市議員代表:黃英傑、劉士州

             台中市環保局:王進崇、賴俊贊

              台中縣環保局:劉忠慶

              龍井鄉民代表會秘書:廖財崇

              台中縣議員:李天生

              前立法委員:簡肇棟

              太平市代理市長委派-太平市公所:邱文得

              台中縣大地鄉土關懷協會:葉茂義、卓宗華、林清茂

              台中縣歌藝交流協會:周 邦

              國立中興大學:莊秉潔、藍詠耀、謝祥雲、吳兆偉、余思穎、

                               許佳綸、陳元隆、王柏人。

       台電公司環保處:杜悅元、蔡智雄、林武煌、沈宗華

       台電台中發電廠:劉源隆、吳懷恩

              台電台中施工處: 洪勝石

              京華環境工程公司:鄭文昱、歐文松

             利得儀器股份有限公司:許鈞義、張學銘

五、主席致詞:(略)

 

六、來賓致詞:

         台電公司環保處杜悅元處長:(前略)因能源極為珍貴有限,雖然目前用電成長趨緩,但每年仍有3%成長,故仍須研擬開發能源,在此特別呼籲:因能源得來不易,希望大家能用心落實節約用電,使用效率好的電器產品,讓供電不致於吃緊,對環境不會有太大影響。最後預祝說明會圓滿成功,大家萬事如意。

    財團法人福爾摩莎新世紀環境保護基金會陳國梁董事長:(前略)今天2月17日,剛好是京都議定書生效滿一周年,相對的此次說明會更顯意義重大,相信本說明會應能藉由專家與大夥提供議題和研討後,定會有很大的收穫。

 

七、京華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報告:(以下均作圖解說明)

          台灣野鳥資訊社吳森雄社長:詳如   “台中發電廠環境監測94年度鳥類調查成果簡報”

 

八、監測成果年度報告:(以下均作圖解說明)

    中興大學莊秉潔教授團隊藍詠耀:詳如“期末報告書”

  

   九、討論提案:(提案說明、書面答覆詳如書面資料)

   (ㄧ)建請台電協助完成空氣品質平行監測資料十年回顧分析。(台中

縣公害防治協會提案)

       台電回應:十年來基金會累績了很多資料,且資料完整得以進行完善分析,台電方面樂觀其成。

(二)建請台電公司補齊PM2.5儀器,並採連續監測(台中縣公害防治協會提案)。

    台電回應:目前環保署未對PM2.5項目設定規範,所以現在已設立PM2.5 的測站為研究性質,過去台電也曾委託中興大學鄭曼婷教授進行研究可供基金會方面參考。台電於民國九十二年設立四個PM2.5監測站,九十四年開始進行PM2.5成份分析,而於台中電廠附近也有許多環保署監測站,可以提供基金會參考。若環保署訂定PM2.5標準後,台電會依規定進行PM2.5監測。

(三)建請台電公司通盤檢討測站位置。(彰化縣公害防治協會提案)

    台電回應:過去設立監測站是依環保署「特殊性工業區緩衝地帶及空氣品質監測設施設置標準」設站,且台中發電廠環境影響評估報告也有監測計畫。因依照上述兩點,如要變更測站地點實屬困難,且目前監測站累積10年資料,變動監測站位置會造成資料連續性、延續性影響。基金會計劃進行10年資料分析也會因監測站變更造成研究困擾。將來台電待10年資料分析完成後,配合彰工電廠未來監測再作全面性檢討。

(四)建請於目前PSI不良狀況仍未有效控制前,通霄電廠1-3號機組能承諾NOx維持第一次變更之排放在40-42 ppm,而非第二次變更後之80 ppm及暫停彰濱電廠之新建案。(台中市新環境促進協會提案)

    台電回應:台中電廠目前使用最新的污染防治設備,Sox、NOx已經降至最低,且台中電廠也遵照台中縣環保局制定緊急防護計劃規定作運轉管制。通霄電廠原為降低污染排放,將1~3機改燒天然氣,因改變原有設計發現,若照最初標準NOx為40~42ppm會產生安全問題,故於第二次變更NOx為80ppm,但同時變更4~5號機組降為30ppm以作調整。

(五) 建請設立風場雷達與部份適當地點設立二次氣膠觀測站,以納為彰工電廠二次環評報告書內容。(台中市新環境促進協會提案)

    台電回應:彰工電廠環境影響評估,電廠原生污染物根據環保署技術規範,已將氣象資料輸入分析,各監測均依規定進行。風場分析並非必要性資料,若須研究二次氣膠可用適當氣象模擬方式推估,而二次氣膠監測站並不多,原因是此種監測站不須密集設立。過去台中電廠在民國八十五年擴建9、10號機時,做過一年四季高空風場探測,此資料可供使用,南部及北部風場資料也應能推估中部風場資料。

(六)建請於11個監測站均加設臭氧、一氧化碳、NMHC監測儀器。(南投縣生態保護協會提案)

        台電回應:監測站監測項目是依環保屬規定設置,全台灣電廠監測站監測項目均相同,且環保署於全台灣設有60~70個監測站,資料均可供作參考。臭氧、一氧化碳、NMHC並非電廠主要排放污染物,故環保署同意台電不須作這些項目監測。

十、綜合討論:

(一)  於期中、期末報告資料中,均能看到報告資料分析包含通霄電廠,這應與風向有關,通電廠污染物可能會飛過大安溪、大甲溪至中彰投,同時可推論麥寮六輕方面的污染物也可能越過濁水溪至中部、苗栗。希望以後能取得資料納入分析。(台中縣公害防治協會理事長洪志昌)

中興大學莊秉潔教授回應:「環保署去年聘請本人與鄭皆達教授為六輕監督委員,希望能在例行會議中作成決議,請六輕提供數據來進行分析」。「通霄電廠排放量資料取得也不是很順利,因排放總量制度未建立完善所致」。另外於一年半前環保署監測站開始加裝設立PM2.5連續監測,依統計發現斗六、太平市平均一年約每五至六天有一天超過美國現行標準65μg/m3,而目前環保署僅對PM10做規範,台電方面在PM10管治降至法定標準內,但目前最重要的是PM2.5,這個成份的危害與PM10大不相同。PM2.5大部是由SOx、NOx形成,由通、台中電廠於事件日約貢獻50μg/m3,未來彰工電廠設立,中部人民是否能夠忍受。

本人認為風場是主要問題,共同建議於彰工電廠、台中電廠設立「都普勒雷達測量一年,看彰工電廠環境影響評估模式正確與否」,這也是彰工電廠環境影響評估讓人質疑的部份。

    為了PM2.5的影響建議進行電力調配,這不僅是通霄電廠和台中電廠,甚至林口電廠也應進行,由分析模式得知PM2.5形成需要一段時間,故林口電廠排放SOx、NOx應也會影響中部。電力調度對台電是很困難的,因為過去沒有這樣的經驗,但仍希望台電方面能認真研究這個建議。

主席回應:根據莊教授的發言可歸納幾點:

1. 這個場合是台電人員、專家、環保先進意見交流的地點與時間,很多意見提出不一定會有立即結論,寄望將來有一天彼此能有共識再一同針對問題討論解決。PM2.5是氣管炎、過敏等呼吸系統疾病,甚至心臟病的致病因子。科學發展無法趕上污染的產生,政策法律也遠趕不上污染的速度。基金會與各會達成共識後,會努力推動PM2.5的立法。

2. 不只六輕,未來水泥廠、通霄電廠擴建、台中電廠9~10號機、中科、彰工電廠、大煉鋼廠等工程均會造成空氣的污染,我們應更加關注這些問題。

3. PSI>100的事件日如何管控造成空氣污染工廠與電廠在排放管制的調控,以減低空氣污染對人民健康的危害,未來希望能要求立法建立應變與管控機制。

(二)  台中電廠回饋計畫範圍為電廠15公里內的居民,東大站約在電廠12~13公里內,但台中市部份西屯區及南屯區位於電廠15公里內,卻未在回饋計畫補助範圍內,回饋基金分配應重作考量;另外在電廠周邊監測站分佈多集中在電廠南部,也應重作考量。(台中市新環境促進協會副理事長江義雄)

主席回應:請台電方面重新檢討回饋基金分配,因空氣污染並非僅影響電廠周邊15公里,也應分配部份比例給15公里外的區域。

(三)  目前調查台灣東海岸蘊藏洋流發電效能約大陸三峽電廠60倍以上,我們應考量使用本地已有資源進行電力開發,降低本地缺乏資源(如:煤、石油)的電力開發,地熱發電也是可以利用的資源,並非只有風力發電值得開發,呼籲台電用心思考新能源技術的開發。(中興大學陳鴻烈教授)

主席回應:提供台電多樣能源開發思考。

(四)  現今強調經建勢必提高能源需求,若發現重大開發案會嚴重破壞環境,台電能否與經濟部或能源局反應暫緩開發案進行。中科第一期、第二期開發並未作妥善規劃,以致環境生態有嚴重破壞,第三期開發也將進行,可否請台電對此表達立場。(張豐年醫師)

台電工安環保處杜悅元處長:台電公司層級位屬經濟部下的一個組織,任務是負責供電,至於國家經濟發展是經建會和行政院的權責。台電按電力預測提供用電是台電的責任。電源開發處、計劃處負責蒐集經濟預測資料,每年進行十年用電預測作電力開發參考,至於經濟開發的速度調整是由政府其他單位負責。過去每年用電成長7~8%,現在為3~4%,但實際上電力成長94年較93年成長5.8%。一般用戶、工商業均持續成長,雖然中小產業外移,但電子產業仍持續成長,因此用電不會因此降低。至於中科,台電的任務是在廠商進駐前完成電力線路鋪設。

張豐年醫師回應:去年夏季尖峰用電儲備量10~20%,台電供電儲備量超過一般國家標準,開發用電應能審慎調整。如現今大甲溪流域水力發電廠,921大地震後,谷關電廠兩次泡湯、青山電場一次泡湯,但現今谷關電廠重建,連續壩的根本原因並未解決,泥沙淤積導致溪水倒灌,未來仍會發生同樣問題,請台電必須正視此問題。

主席回應:感謝張醫師對台電很多的建議,很多問題是政策問題,也是政治問題,而非執行的問題,每個人都有其扮演的角色責任,政策、政治問題並非我們能夠解決的。當權者必須依照民意決定政策,但現今民意只有少部份重視環保,大多數人重視經濟發展,希望大家多努力,逐步改善這些問題。

十一、臨時動議:

      (一)建議95年5、11月管委會能擴大舉辦,針對特定議題進行討論。4月21、22國家永續發展會議對能源議題結論部分可於5月管委會討論,中華民國環工協會將於11月17日在東海大學舉辦可於11月管委會討論,希望5月、11月管委會能考慮以說明會或座談會舉辦。(台中市新環境促進協會前理事長陳炳煌)

    主席回應:這是一個很好的建議,請值年會台中縣公害防治協會研究可行性辦理。

十二、散會

 

 

 

最近更新: 2006/07/04
姓名: Andy H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