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回收
為節約自然資源使用,減少廢棄物產生,促進物質回收再利用,減輕環境負荷,建立資源永續利用之社會,資源回收儼然是環境保護很重要的一環,隨著人們生活品質的提高,但環境品質卻逐漸惡化,為求保護自然環境,維護所有生命的生存福祉、安定,推動資源回收,使之成為習慣,因此,將原本視之為「垃圾」的物品,加以分類,經由回收商或回收管道進行回收、再利用,達成廢棄物減量化、資源化的目標就是資源回收。 |
|
1. 何謂資源回收四合一計畫 環保署自民國 86 年 1 月起推動「全民參與回饋式資源回收四合一計畫」,主要是由「社區民眾」透過家戶垃圾分類,將各類自家戶產出之小型資源物品,結合「地方政府清潔隊」、「回收商」及「回收基金」之力量予以回收再利用。透過此四者合一,建立完整回收網路,確保資源物品確實回收再利用或妥善處理,並使參與民眾、清潔隊及回收商獲得合理利潤或獎勵,以確保回收體系之完整循環。 社區民眾方面: |
|
透過社區民眾自發成立回收組織。
推廣家戶垃圾分類資源回收。 |
|
地方政府方面: | |
將資源物品與一般垃圾分開收集清運
變賣所得一定比例回饋參與之民眾及工作人員 回饋獎勵制度鼓勵民眾社區參與回收 變賣所得至少 30% 回饋參與回收社區團體 |
|
回收商方面: | |
鼓勵民間企業發展
向民眾、社區及清潔隊收購資源物質 |
|
回收基金方面: | |
建立有效回收制度。
規範回收為製造 , 輸入 , 販賣業者之責 挹注經費推動前三者執行。 |
|
2. 可以回收的物品有哪些? 答:(一)目前環保署公告回收的容器及物品包括下列幾項: |
|
a 、容器類:紙容器(含鋁箔包)、鐵鋁罐、玻璃瓶、塑膠類容器、聚乙烯對苯
二甲 酸酯(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 )(如寶特瓶)、聚乙烯( polyethylene;PE
)(如不透明之清潔劑、洗髮精瓶)、聚氯乙烯( polyvinyl chloride;PVC )(如透明之清潔劑瓶、沙拉油瓶)、聚丙烯(
polypropylene;PP )(如免洗餐具、果汁瓶)、發泡聚苯乙烯( polystyrene;PS )(如免洗餐具)、未發泡聚苯乙烯(
polystyrene;PS )(如養樂多瓶)、玻璃容器、鋁箔包 b 、乾電池 c 、機動車輛(含汽車、機車) d 、潤滑油、輪胎、鉛蓄電池 g 、電子電器物品:電視機、洗衣機、電冰箱、冷暖氣機 、電風扇 h 、資訊物品:電腦 ( 含個人電腦與筆記型電腦 ) 及其週邊設備、鍵盤 i 、照明光源: |
|
(二)鼓勵回收項目:塑膠袋、水銀體溫計 (三)執行機關應回收項目:鐵、鋁、紙、玻璃、塑膠、乾電池、機動車輛潤滑油、輪胎、鉛蓄電池、電子電器物品、照明光源、行動電話、光碟片 |
|
民眾可由容器上的回收標誌認出可回收物質,若是發現可回收物質,但未標示回收標誌,亦可打「資源回收專線」 0800-085717( 諧音:您幫我,清一清 ) 檢舉。 |
資料來源:http://www.teepb.gov.tw/resources/02know/know_01.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