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化劑Q&A
提供單位:台北市政府衛生局
提供日期:2011/06/
一、什麼是「塑化劑」?
(一)塑化劑並不是合法的食品添加物。
(二)塑化劑或稱增塑劑、可塑劑,是一種增加材料的柔軟性或是材料液化的添加劑。其添加對象包含了塑膠、混凝土、牆版泥灰、水泥與石膏等等。
(三)塑化劑種類多達百餘種,但使用的最普遍的即是一群稱為鄰苯二甲酸酯類的化合物;例如DBP、DEHP、DINP、DIDP、BBP及DNOP,就其中幾種簡述並說明毒性如下:
1. DEHP是鄰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Di-(2-ethylhexyl) phthalate的簡稱,為無色、無味的液體,在一般的塑膠製品中(特別是PVC製品)通常可發現DEHP存在。
(1)DEHP對動物的急性毒性很低,但具環境荷爾蒙特性,在長期攝入高劑量時會提高老鼠發生肝臟腫瘤的機率,但對人類影響為何,目前還未有任何之科學證據證明。
(2)DEHP在猴子動物試驗中,24~48小時內絕大部分會隨尿液或糞便排出體外。
(3)不過WHO轄下的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根據動物實驗之研究結果,已預定將DEHP歸類為第2B級人類致癌因子,僅為可能致癌因子,即對動物為很可能之致癌物,但對人類為可能致癌物。
(4)我國環保署已於88年公告將DEHP列為第四類毒性化學物質予以列管。
2. DINP是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diisononyl phthalate)的簡稱,DINP不是純物質,是一種複雜的混合物,主要為含有九個碳的異構體。
(1)DINP對動物的急慢性毒性皆比DEHP低,目前並未被我國環保署列為毒性物質。
(2)並非所有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都具有相同的毒理特性;例如:
a.與DEHP相比,DINP對動物仍有生殖毒性及致癌性,但對人類確實很可能沒影響或影響微乎其微。
b.在大鼠和小鼠長期飼養的研究,發現DINP對肝臟和其他器官具有毒性,可增加肝細胞腺瘤的發生率,但這些影響只發生在囓齒目動物身上,並不適用於人類。
二、起雲劑為何會有塑化劑成分?
(一)起雲劑是一種合法的食品添加物,幫助食品的乳化,常添加在運動飲料、果汁及果凍等食品,但也可能用在優酪或檸檬果汁粉末等食品,通常是由阿拉伯膠、乳化劑、棕櫚油及多種食品添加物混合製成。
(二)合法的起雲劑不會使用塑化劑DEHP及DINP,除非不肖業者為了降低成本或增加產品穩定性等原因,而惡意以塑化劑DEHP及DINP取代合法的食品添加物。
三、我國如何管制DEHP?
(一)我國環保署已於88年公告將DEHP列為第四類毒性化學物質予以列管。
(二)衛生署亦參照國際間對食品塑膠包裝之管理規範,於99年11月22日公告修正「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增訂塑膠類中DEHP之溶出限量標準為1.5 ppm以下,而食品中則不得添加DEHP。
四、什麼是「環境荷爾蒙」?
(一)環境荷爾蒙泛指「來自環境的內分泌干擾物質」。
(二)一些人工合成化學物質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後,透過食物鏈再回到我們身體(或其他生物體內),它可以模擬體內的天然荷爾蒙,干擾荷爾蒙作用,進而影響身體內的最基本的生理調節機能,又環境荷爾蒙化學污染物可經由母乳傳給下一代,因此環境荷爾蒙可能會影響生物體的生殖機能與發育。
五、為什麼我們會吃到塑化劑?為什麼體內會有塑化劑?
(一)因為塑化劑用途廣,對環境造成不小的污染,通常透過飲水、食物鏈及空氣接觸或呼吸進入人體,其中又以食入為主,例如:
1. 在剛漆完油漆的房間或是最近才裝好地板的屋子,室內空氣比室外空氣含有更多的DEHP。
2. 當應用塑膠容器或包材(尤其是PVC類)儲存食物時,DEHP會微量溶出殘留在食物中;所以,平時國內、外對市售食品中塑化劑殘留量的調查結果,均可發現DEHP等塑化劑的蹤影,DEHP的殘留量,在每毫升茶飲料中約為2.0×10-6~4.8×10-6 毫克、每毫升植物油則約為8.35×10-4~2.387×10-3毫克,而國外針對乳製品所作之調查結果,乳酪(起士)中DEHP的殘留量約為3×10-4~5.5×10-3 毫克,這樣的結果即代表著:
(1)不管是水性的茶飲料或油性的植物油等食物,在貯存過程中,塑化劑均會微量從塑膠容器釋出。
(2)因為植物油與塑化劑皆是油性物質,故導致塑化劑的溶出量會較一般非油性食物高。
(3)此外,由於乳酪的原料是牛奶,除了含油脂外,亦經加工過程層層濃縮,所以會有較高的殘留量。
(二)依據英國、美國、瑞典、加拿大、日本、韓國及我國的相關研究與調查結果,顯示透過飲食而攝入DEHP之情形普遍存在,各國可容忍之60公斤成人每日攝取量範圍為1.2~8.4毫克。
(三)根據調查國人每日自食物攝入DEHP的量推估約為1.029 mg。
六、進入環境中的塑化劑產生那些變化?
(一)塑化劑如DEHP會在塑膠製造添加時釋放至空氣中,或燃燒塑膠過程中釋放。
(二)當DEHP沉降到地表時,它會附著在土壤上,並不會散落到很遠的地方,當DEHP隨著水排放出來時,它會慢慢地溶於地下水或地表水中,這種過程會一直持續很多年直到DEHP慢慢從環境中消失。
(三)當氧氣存在時,在水和土壤中的DEHP會被微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及結構較為簡單的化合物。在含氧量極低的地方譬如土壤深部、湖泊或河川底部,DEHP不容易分解掉。
七、經由飲食進入人體的塑化劑會排出體外嗎?多久才會排出?
(一)會。
(二)塑化劑DEHP代謝速度非常快,進入人體後於12~24小時內約有一半的DEHP及其代謝物會藉由尿液排出體外;大部份的DEHP及其代謝物會於24~48小時由尿液或糞便排出。
(三)塑化劑DINP亦會被人體迅速代謝,72小時內有85%由糞便中排出,其餘部分則由尿液排出。
(四)在48小時內停止飲用含有DEHP之產品,體內DEHP濃度便會快速下降,因此不必過於擔憂。
八、是不是吃過受DEHP污染的食品或飲料,就會影響身體健康?
如果長期吃超過每日可容忍攝取量時,才可能會對人體造成影響,並說明如下:
(一)目前各國對DEHP規範的每日可容忍攝取量(TDI)上限範圍為0.02~0.14 毫克/公斤,以60公斤成人為例,每日攝取量上限為1.2~8.4毫克;亦即每天吃進的DEHP含量在上限範圍內時,就算吃一生對身體都不會造成影響。
(二)雖然長期吃超過此劑量時,對人體有可能會造成影響,但仍有許多因素決定是否會引起有害的健康效應,及影響健康效應的方式和嚴重性;這些因素包括:
1. 劑量的多寡。
2. 暴露期間的長短。
3. 暴露的途徑或過程(呼吸、食入、飲用或皮膚接觸)。
4. 混合其他化學物質的暴露。
5. 還有個人的特異性,如年齡、性別、營養狀況、家族特徵、生活型態和健康狀態等都有相關。
九、曾食用或飲用受塑化劑DEHP污染的食物,對人體影響為何?會不會影響生殖功能?
(一)根據相關文獻顯示,自從DEHP開始使用40年以來,發現有許多對人體可能之影響,例如:男性陰莖短小、隱睪症、女性性早熟(一般指小於8歲的女生)。
(二)但是以上研究皆未顯示多少血中濃度的DEHP或累計多久時間的使用會造成傷害,所以大家不用為此過度驚慌。
十、曾食用或飲用受塑化劑DEHP污染的食物,會不會引起癌症?
目前尚無直接證據顯示DEHP會導致人類罹患癌症,因為:
(一)依據文獻報告,到目前為止並無針對人體作DEHP的致癌風險研究,雖有動物實驗的結果,但是否可以引用到人體,值得懷疑。
(二)在動物實驗方面,1980年代曾有報告指出DEHP會引起動物肝癌,另外還有研究認為會引起白血病及其他腫瘤等,但是相關研究數據數量並不多,不足以作為評估依據。
(三)而在老鼠罹患肝癌的研究上,研究人員指出,對於老鼠致癌機制中所需的peroxisome,在人體身上並沒有,所以相關疾病不太會在人類身上發生。
十一、食用或飲用多少受塑化劑DEHP污染的食物才有危險性?
根據我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研究評估,若依美國所做每日總攝取量(TDI)管制值每人每天每公斤20微克(μg)的標準,推估:
(一)每週一瓶並不會增加風險。
(二)若成人長期每天喝一瓶受污染的飲料(DEHP濃度12ppm,每一瓶350毫升),將來可能發生生殖功能異常的風險可能會增加。
(三)因此,除非長期且每日飲用遭污染的飲料或果汁,導致DEHP每日之攝取量超過TDI限值,否則應該不致對人體產生健康上之傷害。
十二、我要如何觀察孩子是否生殖系統的不正常?
依據兒科醫學會建議,
(一)男童觀察重點:新生兒陰莖長度是否小於2公分,逾14歲是否仍無睪丸變大、長出陰毛等第二特徵,若具上述兩者之一均應至兒科就醫。而14歲以下較不易由家長看出異常,可至兒科檢查有無尿道下裂等雌性化徵兆。
(二)女童觀察重點:8歲前是否出現月經、乳房發育等第二性徵,若有應至兒科就醫。
十三、哪種人比較需要去看DEHP特別門診?
長期飲用已確定驗出含有DEHP食品的民眾,尤其是嬰幼兒,應特別注意。一般民眾如無症狀,除非長期習慣性的每日大量食用攝入,否則不需擔心或特別去檢查。
十四、懷孕的我需不需要去接受特別產檢呢?
產檢不易看出胎兒有無生殖系統影響,可藉由新生兒出生後仔細檢查,但塑化劑DEHP在停用後會迅速排出體外,孕婦不需太過擔心,只需定期作產檢、遠離塑化劑、心情上保持愉悅即可,如有相關疑慮,可以與您的產檢醫師討論。
十五、小孩吃了含有塑化劑的食品怎麼辦?我需不需要特別帶小孩去接受血液、尿液檢驗?
(一)目前血液、尿液檢驗,並沒有相關文獻數據,以供判讀塑化劑對人體的影響。
(二)因此兒科醫學會並不建議進行血液尿液的例行性檢查,重要的是兒童飲食應均衡,不用刻意長期補充保健食品。
(三)此次案件中污染食品的塑化劑(DEHP及DINP),均無急性毒性,因為絕大部分的DEHP及其代謝物在24~48小時內會隨尿液或糞便排出體外;而DINP在72小時內有85%由糞便中排出,其餘部分則由尿液排出。
(四)我們身體有自然代謝的功能,不是持續大量食用的民眾,只要儘快中斷,風險是很低的。
(五)若是擔心,可以讓家中小孩多吃富含維他命的蔬果、白開水及湯品等,都可以加速塑化劑的排出。
十六、哪些醫院有設置DEHP特別門診?可以針對塑化劑提供健康諮詢?
(一)本局所屬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免費塑化劑門診諮詢服務,請上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網站查詢。
(二)衛生署之署立醫院設有健康諮詢門診,以提供有健康疑慮者之相關診療服務與專業建議;目前全國提供此項服務的醫院已超過百家且持續增加中,名單可參考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http://www.fda.gov.tw/)網站「起雲劑遭塑化劑污染專區」之『健康諮詢門診醫院』欄。
(三)衛生署並再次呼籲,絕大部分的起雲劑中的DEHP及其代謝物,在24~48小時內會隨尿液或糞便排出體外,對於身體影響可以說非常小,一般民眾如無症狀,除非長期每日大量食用攝入,否則不需擔心。
十七、如何得知哪些食品受污染?家裡之前買的食品是否含塑化劑成分?
(一)受污染之產品資訊,公佈於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http://www.fda.gov.tw/)網頁「起雲劑遭塑化劑污染專區」之『產品列表』欄,並每日更新以供消費者檢視並確認。
(二)亦可至台灣食品GMP發展協會(http://www.gmp.org.tw)查詢。
(三)如果消費者對所購買之食品有懷疑,請不要食用。
十八、有哪些實驗室可以送檢?
(一) 本局免費受理食品是否含塑化劑檢驗,時間:100年5/30起至6/30止,週一至週五,上午10時至下午4時,地點:台北市12區健康服務中心、市府大樓1樓聯合服務中心東區服務臺,相關資訊可上本局網頁(http://www.health.gov.tw/Default.aspx?tabid=641&mid=1515&itemid=27829)查詢。
(二) 民眾亦可以付費方式,在衛生署認可的實驗室進行檢驗,最新實驗室之相關聯絡資訊可至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http://www.fda.gov.tw/)網頁「起雲劑遭塑化劑污染專區」之『實驗室名單』查詢。
(二)DBP、DEHP、DINP、DIDP、BBP及DNOP等6種塑化劑之檢驗方法已公佈於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網頁「起雲劑遭塑化劑污染專區」之『檢驗方法』可供參考。
十九、對於遭塑化劑污染之食品的處理原則為何?
(一)凡含有衛生署確認塑化劑污染起雲劑及其相關產品者,不須檢驗一律立刻下架回收。
(二)凡屬「運動飲料」、「果汁飲料」、「茶飲料」、「果醬、果漿或果凍」及「膠狀粉狀之劑形」等五大類食品,如使用起雲劑者,必須於5月31日零時前提出安全證明,否則將禁止販售,違反者依法從重處罰。
(三)安全證明包括以下二種文件之一:
1. 經衛生署公布確認起雲劑未受塑化劑污染之供應商及其下游廠商(須檢附來源證明文件)。
2. 經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公布可檢測食品塑化劑之實驗室之檢驗證明。
(四)上述所稱塑化劑包括以下6項:鄰苯二甲酸二異癸酯(Di-isodecyl phthalate, DIDP)、鄰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Di-(2-ethylhexyl) phthalate, DEHP)、鄰苯二甲酸二辛酯(Di-n-octyl phthalate, DNOP)、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Di-isononyl phthalate, DINP)、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i-n-butyl phthalate, DBP)及鄰苯二甲酸丁基苯酯(Butyl benzyl phthalate, BBP)。
二十、發生起雲劑遭塑化劑污染事件後,市面上還有什麼食品可以吃? 民眾應如何選購?
(一)根據衛生署的公告,5月31日零時(D-Day)起,廠商需提出安全證明方能販售「運動飲料」、「果汁飲料」、「茶飲料」、「果醬、果漿或果凍」及「膠狀粉狀之劑形」等五大類食品。
(二)消費者選購時,應該依下列步驟:
1. 先看看是否屬於五大類食品。
2. 問問是否有安全合格證明。
3. 如果沒有證明,請通知店家下架,並向衛生局舉報。
4. 有證明時,請安心選購食(飲)用。
(三)可至臺灣食品產業發展協會網頁(http://safe.foodasso.org.tw/),查詢「篩選符合規定產品」。
(四)衛生單位亦會加強市售產品之抽查,因此,民眾不需要擔心。若對產品仍有疑慮,請暫且避免購買或食用。
二十一、民眾尚有疑問,可以在哪裡獲得專線資訊?
(一) 本局消費者服務專線:(02) 2720-8777,相關資訊可參閱本局 (http://www.health.gov.tw) 網頁。
(二)衛生署食品藥物消費者保護專線:(02) 2787-8200、0800-285-000(上午7時到下午11時),相關資訊可參閱食品藥物管理局(http://www.fda.gov.tw/)網頁「起雲劑遭塑化劑污染專區」或食品藥物消費者知識服務網網頁(http://consumer.fda.gov.tw/)。
【廠商Q&A】
一、受塑化劑污染之產品如何通報?
請至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http://www.fda.gov.tw/)網頁「起雲劑遭塑化劑污染專區」下載並填寫『產品回收通報表』,向地方衛生局通報。
本局通報專線:1999 (外縣市請撥 02-2720-8889)轉 7077。
二、判定為受塑化劑污染食品之除名或重新上架處理流程為何?
相關資訊可至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http://www.fda.gov.tw/)網頁「起雲劑遭塑化劑污染專區」之『判定為受塑化劑污染食品之除名或重新上架處理流程』網頁查詢。
三、臺北市政府推動之「安心標章」為何?目前哪些業者有「安心標章」?需備妥哪些相關資料及切結證明?
(一) 本府自100年6月1日推動「安心專案」,逐步輔導本市食品業者張貼「安心標章」,標章同時註明本府市民當家熱線資訊,提供消費者洽詢途徑。期望透過推動「安心標章」,免除消費者查閱5大類食品安全證明時購物不便之困擾,協助市民安心消費。
(二)目前已開放食品販賣機、大賣場、連鎖超市、連鎖便利商店等業者配合辦理。
(三) 業者申請「安心標章」需備妥相關資料及切結證明為:
1. 提供所有5大類食品安全證明1冊,俾利本局查核。
2. 切結保證店內架上販售的所有5大類食品均有安全證明文件。
3. 切結保證依即時資訊,立即下架問題產品,以保障消費者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