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中加氯是否致癌?是否有效去除致病性微生物?
所謂加氯會有致癌的風險應是指自來水在淨水場加氯消毒過程中,水中有機物和氯反應會形成三鹵甲烷,其主要的生成物包括CHCl3(氯仿)、CHBrCl2(一溴二氯甲烷),CHBr2Cl(二溴一氯甲烷)、CHBr3(溴仿)等,此四者合稱總三鹵甲烷(TTHM) 。其致癌性方面最常發生的是膀胱癌。目前我國飲用水水質總三鹵甲烷的標準值為0.1mg/L,與先進國家同步。常用消毒劑有氯氣、氯胺、二氧化氯及臭氧。氯胺及臭氧都能解決在消毒過程中產生三鹵甲烷的問題,但以氯氣做為消毒劑仍有其不可取代性,因氯胺殺菌效果不佳,臭氧殘餘率不高,無法確保配水管線中不受污染。美國「消毒劑與消毒副產物法則」即在探討致病微生物及消毒副產物之間的競爭風險,並對其產生的風險度進行取。
◎ 飲用水水質標準
飲用水水質標準規定的項目一般可分為三大類一、細菌性標準:如大腸桿菌群密度、總菌落數等二、物理性標準:如濁度、色度、臭度等三、化學性標準:分為 (1)影響健康之物質:重金屬、農藥、三鹵甲烷、揮發性有機物等 (2可能影響健康之物質:如氟鹽、硝酸鹽氮等 (3)影響適飲性之物質:如硬度、氯鹽、鐵、錳、 銅、氨氮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