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沙塵暴? 

沙塵暴從哪裡來?

 

提供單位: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什麼是沙塵暴?

   所謂沙塵暴係指強風捲起大量地表沙塵,使能見度惡化的沙塵天氣,基本上是乾旱與沙漠化氣候環境的產物,氣象學家上把地面能見度低於1公里者稱「沙塵暴」,強烈的沙塵暴可能使能見度小於50公尺,俗稱黑風。在每年的冬末及春季,中國北方地區經常會發生沙塵暴,揚起的沙塵多半隨高空西風帶向東傳送,進而影響日本、韓國等地,只有在少數的特殊氣象條件下,沙塵才會影響到台灣。但是近年來因為中國內蒙地區沙漠化情形日益嚴重,再加上全球氣候變遷導致乾旱、降雨分配不均等因素影響下,沙塵暴的發生頻率及強度都有增加之趨勢,因此對我國的影響也明顯增強。

 

沙塵暴從哪裡來?

東亞發生沙塵暴天氣現象的主要源地包括蒙古、中國西北地區各大沙漠,面積總和近六十萬平方公里,主要源地位於中國西北和華北、蒙古一帶,包括新疆、甘肅、河套、內蒙古、蒙古等地區,年降雨量都在400mm以下,且季節分布相當不平均。冬末春季為沙塵暴發生的主要季節,其中以3月至5月發生頻率最高,占全年的60%以上,且每年發生沙塵暴的次數不一。沙塵暴發生的條件為地表性質土質鬆軟、乾燥、無植被或草木生長及沒有積雪。配合的氣象條件為強烈的地面風、垂直不穩定的氣象條件及沒有降雨降雪天氣現象。

大規模沙塵暴形成後,受強風揚起的沙塵造成空氣中含有大量塵土,遮蔽了當地日照,能見度甚至為零,因此超強的沙塵暴又稱為黑風暴。沙塵暴發生後,顆粒較大的粒子大多影響源地或鄰近地區後;即沈降到地面,顆粒較小的粒子可以向上傳送到850-700百帕高空,相當於1500公尺至3000公尺,再藉由西風帶的氣流向東傳送。在傳送的過程中,一部份因擴散或稀釋,使得沙塵隨傳送的距離愈遠;濃度愈低,一部份因傳送過程中,受到沉降或降雨的沖刷效應而到達地面。

 

資料來源:http://www.epa.gov.tw/QuickFind/沙塵暴.htm#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