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火力發電廠空氣品質
  平行監測期中報告



     工作說明:


  監測工作自民國86年10月11日起至87

  年3月31日止,為期半年。以彰化縣公害防

  治協會、台中縣公害防治協會、台中市新環境

  促進協會、南投縣生態保護協會共同組成之「

  中部縣市環境空氣品質監測管理委員會」,今

  年〔八十七年度〕由南投縣生態保護協會主辦

  ,並委託逢甲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系共同針對

  台灣中部大肚溪口北岸的台中火力發電廠進行

  空氣品質平行監測。

 

  本報告所使用的資料以民國86年10月11

  日至民國87年3月31日止6個月為主。

 


     監測範圍:


  自民國83年10月11日起,以梧棲、大肚

  、彰化、東海、鹿港、草屯、清水、線西、和

  美及伸港等十站作為本監測之平行監測站。

 


     監測項目:


  監測項目包括SO 2 、NO 2 、TSP、P

  M─10及關氣象,如風速及風向。

 


     監測頻率:


  每一站的SO 2 和NO 2 為24小時連續監

  測,TSP和PM─10為每週測一次,每次

  為24小時連續取樣,PM─10則因各站使

  用之設備不同而有不同的監測頻率及時間,採

  用高容量採樣法者則採每週一次、每次24小

  時連續取樣,採β線吸收法者,則為每日採樣

  、每次24小時連續取樣,風速和風向為24

  小時連續監測。

 


     維修及品管:


  各監測站維修保養及品管工作由金煇公司承辦

  ,並由台電負責稽核。

 

  同時自民國85年起委託慧群科技公司定期進

  行功能查核。

 


     結果與討論:


  86年10月至87年3月各項污染物之監測

  結果。

 

  一、二氧化硫:包括所有點之日平均值之最大

  值從9.60到101.3PPb,而小時平

  均值之最大值從17.10到242.00P

  Pb,本年度大致符合國家標準。詳如附表一

 

  二、二氧化氮:結果顯示各月份各點之小時平

  均值最大值從39.10,到200.60P

  Pb,均符合國家標準,背景二氧化氮濃度尚

  無明顯變化之現象。詳如附表二

 

  三、粒狀污染物:在總懸微浮粒〔TSP〕之

  測定上,僅86年10沒有超過標準,其餘月

  份均有不合格之情事,其中最高不合格為27

  .5%,PM─10則6個月都有不合格現象

  ,最高為24.10%,詳如附表三

 


     比較分析:


  為進一步分析測定結果及了解六年來空氣品質

  之變化,將六年來各點各月所得之測定值歸納

  分析於後:

 


     二氧化硫:


  將各年度各月之二氧化硫小時及日平均最大值

  之平均值並列,顯示小時平均值這半年來變幅

  相當大,尤其在87年1月值幾乎接近歷年最

  高值。而在日平均值上,從86年12月底後

  有逐漸上升且超出歷年平均值上,宜加強注意

  其後之發展。

 


     二氧化氮:


  各站各月之小時平均值最大值顯示,87年1

  月出現歷出1月份最低值,其餘月份則維持在

  歷年平均值左右。

 


     粒狀污染物:


  半年來TSP除了86年11月、12月略高

  外,自87年1月以後TSP濃度趨降低,且

  多低於歷年平均水準之下。

 

  PM─10之變化顯然與TSP不同,其在8

  6年11月出現一高值〔歷年11月最高值〕

  後漸降至歷年平均水準以下,然在87年2月

  起又昇高,如與TSP數據進行比較,則可推

  判87年2、3月份監測區域內雖TSP下降

  ,但小型懸浮微粒排出有增高之勢。

 

  各站粒狀污染物不合格比率情形,在TSP項

  目上,自86年10月至87年3月中各站均

  有不及格測定日之出現,其中以草屯站不合格

  記錄為最嚴重,計有五個月出現不及格現象,

  不及格測定日數亦達6次〔總測定數為21次

  〕其餘測站則最高僅有2個月份超出標準,超

  出次數最高為4次。

 

  在PM─10測定上,可發現大肚站不合格率

  為最高,在六個測定次中有五個月超出標準,

  且在23個測定次中有高達8次不合格,另其

  次為梧棲站之6/23,草屯站之39/18

  2,清水站之37/182等次之,然因在P

  M─10測定儀器上有兩組不同設備方法,因

  此合併比較並不一定能顯現出真實狀況,另從

  以往歷出資料顯示,草屯站不合格情形屢屢發

  生,而在本半年度其現象之亦未見改善。

 

  為了進一步探討TSP及PM─10超過標準

  之原因及確定來源,將本年度所收集到之氣象

  資料進行分析,理論上如果火力發電廠之粒狀

  污染物為該地區之主要污染源,則在火力發電

  廠下風處之監測站,應該錄得明顯之不合格率

  ,但比較後,並沒有一致性之現象出現〔即下

  風比例多的月份,應相對出現明顯不合格率〕

  而且很多狀況是該站明顯不處火力發電廠下風

  處,仍然出現明顯之TSP、PM─10不合

  格率,或明顯下風面而不出現不合格率站,由

  此表示各站TSP及PM─10之不合格率應

  與各該站當地污染源〔如工地進行中〕有關。

 


      結論:


  〔1〕氮氧化物在此半年中各點均符合標準,

  比較七年來之背景資料,本年之監測發現NO

  x 濃度並未有增加之跡象。

 

  〔2〕硫氧化物除87年3月份以外,其餘5

  個月皆符合標準,但相較前七年來之背景SO

  x 之值,則發覺自87年起監測值有增加之趨

  勢。

 

  〔3〕TSP及PM─10亦有或多或少之不

  合格率出現,從各站排放源之風向分析,顯示

  各地之PM─10及TSP不合格率可能與發

  電廠無直接關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