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縣烏日焚化爐 平行監測
99年期末報告
計畫經費補助單位: | 臺中縣環境保護局 |
計畫承辦單位: | 臺中縣公害防治協會 |
計畫執行單位: | 國立中興大學環境工程學系 |
計畫顧問: |
莊秉潔 教授 |
計畫參與人員: | 蔡徵霖、郭珮萱、黨美齡、張晉豪 |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九 年 十 月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
第三章 烏日焚化爐背景資料 |
第四章 台中縣地區污染物分布 |
|
|
|
|
|
|
|
|
|
|
|
|
第五章 戴奧辛檢測分析結果 |
|
|
|
第六章 結論 |
第一章 前言
由於我國經濟發展迅速,大量消費成為正常的生活形態,其勢必造成巨量的垃圾,由過去所發生的垃圾大戰及目前的垃圾處理危機,即為明證。焚化爐雖解決了處理垃圾的困境,但同時也帶給民眾更多的隱憂。在空氣方面的控制管理除了氮氧化物(NOx)、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粒狀物(Particulate matter)及臭氧(Ozone)外,還有令民眾最為關切的戴奧辛問題。
戴奧辛屬半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因此可分成固相和氣相兩相。固相戴奧辛多以濕沉降或乾沉降於地面的水體或土壤,再藉由食物鏈影響生物體和人體的健康(如圖1.1)。
圖1.1、 戴奧辛物質進入陸地及海洋食物鏈的各種途徑
目前各國對大氣環境中空氣污染物及戴奧辛排放皆定有一些標準,我國訂定標準如表1.1:
表1.1 台灣戴奧辛排放標準
管制對象
適用條件
排放標準
(ng I-TEQ/Nm3)
實施日期
廢棄物焚化爐(Large-scale waste municipal incinerator)
10 ton/hr或
>300 ton/day
新設
0.1
86.8.8
90.8.8
既存
中小型廢棄物焚化爐
(Middle and small scale waste incinerator)
4 ton/hr以上
新設
0.1
90.1.1
92.1.1
既存
4 ton/hr以下
新設
0.5
90.1.1
93.1.1
既存
煉鋼業電弧爐
(Refine steel manufacturing electric arc furnances)
無
新設
0.5
91.1.1
既設
5.0
93.1.1
0.5
96.1.1
鋼鐵業燒結工場
(Steel manufacturing
Sinter plant)
無
既設
2.0
95.1.1
1.0
97.1.1
新設
0.5
93.6.16
鋼鐵業集塵灰
高溫冶煉設施
(Dust-collecting equipment)
高溫冶煉設施
(high temperature smelting facilities)
既存
9
94.10.12
1
95.9.1
新設
0.4
94.10.12
固定污染源
(Stationary sources pollutant)
污染源
既存
2.0
96.1.1
1.0
97.1.1
新設
0.5
95.1.2
1.資料來源:環保署公告法規資料彙整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1、 台灣戴奧辛管制現況
近年來,發現除了焚化爐會排放戴奧辛外,煉鋼廠、煉鋁廠、燒結廠、集塵灰高溫冶煉設施和火葬場等,均有戴奧辛的排放。因此國內也特別針對焚化爐以外的戴奧辛排放源訂定排放標準,以有效減少戴奧辛的排放量。其中集塵灰高溫冶煉設施和煉鋼廠都為我國戴奧辛排放的前兩名,在國內中小型戴奧辛排放源中約佔39.2 %和35.2 %,兩者約有74.4 g-TEQ/year,遠高於焚化爐的排放量如表2.1。但針對煉鋼廠和集塵灰高溫冶煉設施的戴奧辛相關資料依舊不足,有待更多單位的研究與調查,以獲得更完善的資料。
表2.1台灣地區戴奧辛污染源之排放清單
污染源類別
94年度
數量
排放量 g I-TEQ/year
百分比%
集塵灰回收設施
2
39.39
39.2
電弧爐
21
35.31
35.2
燒結廠
1
5.765
5.74
燃油燃燒(工業及電廠)
10
4.307
4.29
鋁二次熔融
61
2.413
2.40
車輛排放
23
2.296
2.29
大型垃圾焚化
20
2.049
2.04
銅二次熔融
104
1.759
1.75
鑄造廠
1
1.147
1.14
事業廢棄物焚化
63
1.134
1.13
掩埋場產氣燃燒
2
0.867
0.86
水泥窯爐
10
0.789
0.79
煤燃燒(汽電共生電廠)
7
0.700
0.70
火葬場
31
0.593
0.59
水泥窯爐(廢溶劑輪胎)
5
0.486
0.48
鉛二次熔融
7
0.249
0.25
鋅二次熔融
16
0.203
0.20
二氯乙烷/氯乙烯
4
0.188
0.19
醫療廢棄物焚化
15
0.175
0.17
黑液回收鍋爐
23
0.127
0.13
建物火災
1
0.096
0.10
焦碳廠
1
0.086
0.09
森林火災
1
0.081
0.08
瀝青拌合廠
8
0.068
0.07
中小型垃圾焚化
4
0.046
0.05
車輛火災
1
0.036
0.04
煙草燃燒
9
0.024
0.02
石油煉製觸媒再生
9
0.023
0.02
有害廢棄物焚化
1
0.007
0.01
其他燃料鍋爐
7
0.007
0.01
輪胎焚化
1
0.0002
0.001
總計
386
100.42
100
資料來源:環保署提供之「戴奧辛空氣污染管制成果」
第三章 烏日焚化爐(廠)背景資料
烏日焚化爐已於民國九十三年九月六日開始營運,是全國首座規範以BOT模式推動的焚化廠興建計畫。主要的污染防制設備廢氣處理設施如下:半乾式洗煙塔兩座、袋濾式集塵器兩座、誘引風機兩座及氨水溶液噴嘴8支。在機械爐床焚化爐( Mechanical Grate Incinerator )設施上隨時控制在850℃ ~1050℃之間及停留時間為2分鐘以上,以達到垃圾完全燃燒的條件,以減少排放的污染物,另外也在爐床上注入氨氣,達到去除NOx的功效。再經過半乾式洗煙塔( Semi-dry Scrubber )處理程序,功能為脫硫除酸作用,為了不因降溫造成二次污染物的產生,因此塔內需維持200℃ ~ 240℃之間。而活性碳噴入系統( Activated Carbon Injection System )主要功效為去除戴奧辛( Dioxin )及有害的揮發性有機廢氣( VOCs ),而在利用經過袋濾式集塵器( Bag Filter )去除90%懸浮微粒,再利用誘引風機( Induced Draft Fan )抽氣至100M煙囪,再經由自動連續監測系統(Continuous Emission Monitoring Systems,CEMS ),提供對可能影響系統準確度等問題的定量評估。
第四章 台中縣地區污染物分布
本章節利用GTx模式以模擬PM2.5細粒來探討戴奧辛擴散分佈特性,所需排量資料庫為中鼎TEDS 6.0。模擬時間從模擬2009年8月至2010年1月烏日焚化爐排放源個別對中部地區的影響進行探討,另同時對中部地區43家排放戴奧辛之固定污染源進行模擬。並且利用烏日焚化爐提供自設測站資料進行分析,其分別位於廠區內(簡稱廠區站)、台中縣烏日鄉烏日國中(簡稱烏日國中)及台中縣烏日鄉東園國小(簡稱東園國小),監測項目共計有:風速、風向、溫度、溼度、甲烷、非甲烷碳氫化合物、氮氧化物、臭氧、PM10、硫氧化物及總碳氫化合物。依照我國環境空氣品質標準限值(如表1.1)以分析其監測結果,並整理如表所示。
圖4.1為8月4日地面天氣圖,而表4.1為8月份模擬日期之氣象因子。
圖4.1、8月4日地面天氣圖
表4.1、8月分模擬日期之氣象因子
日期
溫度
(℃)
風速
(m/s)
雨量
(mm)
相對溼度
(%)
風向
(degree)
8/1~8/4
29
1.9
~0
68
45
4.1、2009年8月份戴奧辛分布模擬
(1) 模擬中部地區2009年8月4日戴奧辛分布
圖4.2為2009年8月4日中部地區43家污染源之模擬戴奧辛平均濃度圖。由圖中可知,台中縣沿海一帶、南投近山脈地區為主要影響地區;固定源污染物以同心圓向外擴散,台中、彰化及南投皆為汙染物影響,其濃度高值為0.015 pg I-TEQ/m3以上。
圖4.3為2009年8月4日烏日焚化廠之模擬戴奧辛平均濃度圖。由圖中可知,烏日焚化廠周遭為主要影響地區,容易有污染物的累積,污染物煙流主要受到海風的影響,造成煙流往內陸擴散;其擴散影響範圍為台中、彰化以及南投地區皆為煙流影響範圍,濃度約在0.0005 pg I-TEQ /m3以下。
由模式模擬顯示,烏日焚化廠對烏日國中的貢獻度為15%、對草湖國小的貢獻度為0.414%、對溪心壩的貢獻度為21.5%,由此推論,烏日焚化廠對鄰近區域的烏日國中的影響最大,而對草湖國小的影響最小。
圖4.2、2009年8月4日中部地區43家污染源之模擬戴奧辛平均濃度圖
圖4.3、2009年8月4日烏日焚化廠之模擬戴奧辛平均濃度圖
(2) 以大里測站為受體點,模擬各污染物於2009年8月4日之貢獻濃度
由表4.2中可得知,以GTx模式模擬烏日焚化廠所排放之污染物對於大里測站之貢獻度百分比依序為PM2.5:2.898%;NOx:1.271%;SO2:0.327%;CO:0.25%;PM10:0.0982%。
表4.2、2009年8月4日各污染物之模擬值與觀測值之比較與烏日焚化廠對大里測站貢獻濃度百分比
各污染源貢獻百分比
觀測值
模擬值
烏日
焚化廠
其他
點源
線源
面源
背景
小計
SO2
3.3
3.8
0.327
43.338
4.971
19.109
32.254
100.000
NOx
14.2
37.0
1.271
15.521
58.944
9.279
14.984
100.000
CO
0.34
0.38
0.250
2.566
28.477
2.559
66.148
100.000
PM2.5
32.8
48.3
2.898
50.707
10.246
4.664
31.485
100.000
PM10
46.9
74.7
0.982
39.937
9.850
15.053
34.178
100.000
(3) 烏日自設測站8月資料分析
由表4.3得知,2009年8月份在廠區站O3 8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值16次,在烏日國中測站的O3 8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19次;東園國小的PSI大於100超出標準1次,O3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1次,O3 8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21次。而環保署大里測站本月份PSI大於100超出標準1次。
表4.3、 2009年8月份烏日焚化廠自設測站測值超過國家標準統計表
廠區站
烏日國中
東園國小
代號
001
002
003
資料使用率(%)
96.5
97.4
97.4
PSI大於100之天數
0 (91.64)*
0 (93.61)*
1 (102.125)*
2008年9月份PSI大於100之天數
1 (108.88)*
1 (100.6)*
1 (103.03)*
SO2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250 ppb)
0 (18.08 ppb) *
0 (13.21 ppb) *
0 ( 15.59 ppb) *
SO2日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100 ppb)
0 (13.74 ppb) *
0 (11.17 ppb) *
0 (12.04 ppb) *
NO2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250 ppb)
0 (48.44ppb) *
0 (38.94 ppb) *
0 (41.23 ppb) *
PM10日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125 mg/m3)
0
(100.2 mg/m3) *
0
(63.42mg/m3) *
0
(87.86 mg/m3) *
O3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120 ppb)
0(109.97 ppb) *
0 (112.33 ppb) *
1 (121.7 ppb) *
O3 8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60 ppb)
16(91.77 ppb)*
19(93.67 ppb)*
21 (101.23 ppb)*
()*: 括弧內為當月最大測值。
4.2、2009年9月份戴奧辛分布模擬
圖4.4為9月9日地面天氣圖,而表4.4為9月份模擬日期之氣象因子。
圖4.4、9月9日地面天氣圖
表4.4、9月分模擬日期之氣象因子
日期
溫度
(℃)
風速
(m/s)
雨量
(mm)
相對溼度
(%)
風向
(degree)
9/6~9/9
28
2.0
~0
62
119
(1) 模擬中部地區2009年9月9日戴奧辛分布
圖4.5為2009年9月9日中部地區43家污染源之模擬戴奧辛平均濃度圖。由圖中可知,在苗栗、台中縣沿海及竹山以南一帶為固定源為主要影響地區,其煙流濃度以同心圓的方式向外擴散;且污染物煙流主要受到中部地區盛行風及海風之影響,其煙流較易傳輸至內陸,其台中、彰化及南投境內竹山以南一帶地區都是影響範圍,濃度平均高值約在0.003 pg I-TEQ/m3以上。
圖4.6為2009年9月9日烏日焚化廠之模擬戴奧辛平均濃度圖。由圖中可知,烏日焚化廠周遭為主要影響地區,容易有污染物的累積,污染物煙流主要受到東北風及海風的影響,造成煙流往南邊遷移擴散;其擴散影響範圍為台中、彰化、雲林以及南投縣山區以西地區皆為煙流影響範圍,濃度約在0.0005 pg I-TEQ /m3以下。
由模式模擬顯示,烏日焚化廠對烏日國中的貢獻度為8.31%、對草湖國小的貢獻度為0.167%、對溪心壩的貢獻度為5.5%。由此推論,烏日焚化廠對鄰近區域的烏日國中的影響最大,而對草湖國小的影響最小。
圖4.5、2009年9月9日中部地區43家污染源之模擬戴奧辛平均濃度圖
圖4.6、2009年9月9日烏日焚化廠之模擬戴奧辛平均濃度圖
(2) 以大里測站為受體點,模擬各污染物於2009年9月9日之貢獻濃度
由表4.5中可得知,以GTx模式模擬烏日焚化廠所排放之污染物對於大里測站之貢獻度百分比依序為PM2.5:3.802 %;NOx:1.607 %;PM10:1.325 %;SO2:0.407 %;CO:0.335 %。
表4.5、 2009年9月9日各污染物之模擬值與觀測值之比較與烏日焚化廠對大里測站貢獻濃度百分比
各污染源貢獻百分比
觀測值
模擬值
烏日
焚化廠
其他
點源
線源
面源
背景
小計
SO2
2.9
4.0
0.407
44.181
5.358
20.547
29.507
100.000
NOx
18.0
42.6
1.607
14.631
64.586
9.467
9.709
100.000
CO
0.49
0.42
0.335
2.549
32.656
2.538
61.920
100.000
PM2.5
37.2
64.9
3.802
57.645
11.000
5.287
22.266
100.000
PM10
53.3
98.8
1.325
47.051
11.151
15.608
24.865
100.000
(3) 烏日自設測站9月資料分析
由表4.6結果顯示,2009年9月份在廠區站O3 8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32次;在烏日國中站都符合標準;在東園國小站PSI大於100超出標準9次,為O3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9次所致,O3 8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46次。環保署大里測站本月份其PSI大於100之天數為1天。
表4.6、2009年9月份烏日焚化廠自設測站測值超過國家標準統計表
廠區站
烏日國中
東園國小
代號
001
002
003
資料使用率(%)
97.3
97.4
97.4
PSI大於100之天數
0 (91.73)*
0 (74.01)*
9 (130.25)*
2008年9月份PSI大於100之天數
1 (108.88)*
1 (100.6)*
1 (103.03)*
SO2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250 ppb)
0 (20.44 ppb) *
0 (15.38 ppb) *
0 ( 16.99 ppb) *
SO2日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100 ppb)
0 (8.03 ppb) *
0 (6.05 ppb) *
0 (6.65ppb) *
NO2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250 ppb)
0 (31.35ppb) *
0 (29.74 ppb) *
0 (31.64 ppb) *
PM10日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125 mg/m3)
0
(107.43 mg/m3) *
0
(69.2 mg/m3) *
0
(64.95 mg/m3) *
O3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120 ppb)
0(110.08 ppb) *
0 (88.88 ppb) *
9 (144.2 ppb) *
O3 8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60 ppb)
32 (83.25 ppb)*
0 (58.66ppb)*
46 (110.38 ppb)*
()*: 括弧內為當月最大測值。
4.3、2009年10月份戴奧辛分布模擬
圖4.7為10月28日地面天氣圖,而表4.7為10月份模擬日期之氣象因子。
圖4.7、10月28日地面天氣圖
表4.7、10月分模擬日期之氣象因子
日期
溫度
(℃)
風速
(m/s)
雨量
(mm)
相對溼度
(%)
風向
(degree)
10/25~10/28
22
2.5
~0
56
191
(1) 模擬中部地區2009年10月28日戴奧辛分布
圖4.8為2009年10月28日中部地區43家固定污染源之模擬戴奧辛平均濃度圖。由圖中可知,在苗栗苑裡、台中和彰化交接處的及南投市工業區為污染源主要影響地區,其濃度以同心圓的方式向外擴散;且污染物煙流主要受到中部地區南風及海風的影響,其煙流較易傳輸至中部境內,其苗栗苑裡、台中和彰化交界處以南及南投境內一帶地區都是影響範圍,濃度平均高值約在0.005 pg I-TEQ/m3以上。
圖4.9為2009年10月28日烏日焚化廠之模擬戴奧辛平均濃度圖。由圖中可知,烏日焚化廠周遭為主要影響地區,容易有污染物的累積,累積濃度為0.0001 ~ 0.0005 pg I-TEQ /m3之間。污染物煙流主要受到南風及海風的影響,造成煙流往台灣境內遷移擴散;台中、彰化、南投、竹山為煙流影響範圍,濃度約在0.001 pg I-TEQ /m3以下。
而由模式模擬顯示出,烏日焚化廠對烏日國中的貢獻度為2.65%、對草湖國小的貢獻度為0.085%、對溪心壩的貢獻度為2.14%。由此推論,烏日焚化廠對鄰近區域的烏日國中的影響最大,而對草湖國小的影響最小。
圖4.8、2009年10月28日中部地區43家污染源之模擬戴奧辛平均濃度圖
圖4.9、2009年10月28日烏日焚化廠之模擬戴奧辛平均濃度圖
(2) 以大里測站為受體點,模擬各污染物於2009年10月28日之貢獻濃度
由表4.8中可得知,以GTx模式模擬烏日焚化廠所排放之污染物對於大里測站之貢獻度百分比依序為PM2.5:4.127 %;NOx:1.792 %;PM10:1.46 %;CO:0.345 %;SO2:0.271 %。
表4.8 、2009年10月28日各污染物之模擬值與觀測值之比較與烏日焚化廠對大里測站貢獻濃度百分比
各污染源貢獻百分比
觀測值
模擬值
烏日
焚化廠
其他
點源
線源
面源
背景
小計
SO2
3.1
3.8
0.271
37.092
5.207
18.010
39.420
100.000
NOx
22.8
35.9
1.792
11.817
66.481
8.441
11.470
100.000
CO
0.53
0.38
0.345
1.886
30.269
2.050
65.449
100.000
PM2.5
36.7
60.5
4.127
52.750
9.952
4.592
28.579
100.000
PM10
61.7
91.2
1.460
43.911
9.979
13.970
30.680
100.000
(3) 烏日自設測站10月資料分析
由表4.9得知,2009年10月份廠區測站O3 8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16次,;烏日國中站O3 8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6次;東園國小站O3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2次,PSI大於100之天數為4天,為O3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所致(4次),為O3 8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所致(44次)。由此可見東園國小本月份的O3濃度值超過國家標準,導致此區空氣品質不佳。而由環保署公佈大里測站資料顯示,10月份無超出標準的紀錄。
表4.9、 2009年10月份烏日焚化爐自設測站測值超過國家標準統計表
廠區站
烏日國中
東園國小
代號
001
002
003
資料使用率(%)
97.4
97.9
97.3
PSI大於100之天數
0 (85.46)*
0 (76.67)*
4 (120.67)*
2008年10月份PSI大於100之天數
0 (85)*
0 (76.98)*
4 (121.58)*
SO2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250 ppb)
0 (21.02ppb) *
0 (28.34 ppb) *
0 ( 15.2 ppb) *
SO2日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100 ppb)
0 (10.64 ppb) *
0 (10.99 ppb) *
0 (8.4ppb) *
NO2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250 ppb)
0 (38.1 ppb) *
0 (37.67 ppb) *
0 (37.84 ppb) *
PM10日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125 mg/m3)
0
(87.44 mg/m3) *
0
(75mg/m3) *
0
(73.76 mg/m3) *
O3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120 ppb)
0 (102.55 ppb) *
0 (92.101 ppb) *
4 (136.54 ppb) *
O3 8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60 ppb)
16 (64.16 ppb)*
6 (71.03 ppb)*
44 (98.77 ppb)*
()*: 括弧內為當月最大測值。
4.4、2009年11月份戴奧辛分布模擬
圖4.10為11月12日地面天氣圖,而表4.10為11月份模擬日期之氣象因子。
圖4.10、11月12日地面天氣圖
表4.10、11月分模擬日期之氣象因子
日期
溫度
(℃)
風速
(m/s)
雨量
(mm)
相對溼度
(%)
風向
(degree)
11/9~11/12
23
1.6
~0
67
65
(1) 模擬中部地區2009年11月12日戴奧辛分布
圖4.11為2009年11月12日中部地區43家污染源之模擬戴奧辛平均濃度圖。由圖中可知,在台中沿海、彰化及竹山附近為固定源主要影響地區,其濃度以同心圓的方式向外擴散;苗栗、台中、彰化、雲林及南投地區都是影響範圍,濃度平均值約在0.002 pg I-TEQ/m3以下。
因環保署大里測站大氣周界戴奧辛採樣數據尚未開放使用,故11月份並未能推估烏日焚化廠對中部地區的貢獻比例
圖4.12為2009年11月12日烏日焚化廠之模擬戴奧辛平均濃度圖。由圖中可知,烏日焚化廠周遭為主要影響地區,容易有污染物的累積,污染物煙流主要受到北風的影響,造成煙流往南方遷移擴散;其擴散影響範圍為台中、彰化、雲林以及南投境內皆為煙流影響範圍,濃度約在0.0001 pg I-TEQ /m3以下。
因環保署大里測站大氣周界戴奧辛採樣數據尚未開放使用,故11月份並未能推估烏日焚化廠對中部地區的貢獻比例。由模式模擬顯示出,烏日焚化廠對烏日國中的貢獻度為5.08%,對草湖國小的貢獻度為0.831%,對溪心壩的貢獻度為2.36%,由此推論,烏日焚化廠對鄰近區域的烏日國中的影響最大,而對草湖國小的影響最小。
圖4.11、2009年11月12日中部地區43家污染源之模擬戴奧辛平均濃度圖
圖4.12、 2009年11月12日烏日焚化廠之模擬戴奧辛平均濃度圖
(2) 以大里測站為受體點,模擬各污染物於2009年11月12日之貢獻濃度
由表4.11中可得知,以GTx模式模擬烏日焚化廠所排放之污染物對於大里測站之貢獻度百分比依序為PM2.5:4.376 %;NOx:1.699 %;PM10:1.551 %;CO:0.34 %;SO2:0.226 %。
表4.11、2009年11月12日各污染物之模擬值與觀測值之比較與烏日焚化廠對大里測站貢獻濃度百分比
各污染源貢獻百分比
觀測值
模擬值
烏日
焚化廠
其他
點源
線源
面源
背景
小計
SO2
3.2
4.0
0.226
36.956
5.191
18.266
39.361
100.000
NOx
29.3
40.9
1.699
11.982
65.610
8.440
12.270
100.000
CO
0.61
0.42
0.340
1.876
30.759
2.037
64.988
100.000
PM2.5
33.6
67.9
4.376
55.146
9.940
4.791
25.746
100.000
PM10
58.2
102.7
1.551
46.060
10.013
14.443
27.932
100.000
(3) 烏日自設測站11月資料分析
由表4.12顯示顯示烏日焚化廠2009年11月自設設站的空氣品質,廠區站PSI大於100日數為3天,為PM10日平均值超過標準3次所致;烏日國中站均符合標準;東園國小站O3 8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共8次。環保署大里測站本月份無PSI超標準的紀錄。
表4.12、2009年11月份烏日焚化爐自設測站測值超過國家標準統計表。
廠區站
烏日國中
東園國小
代號
001
002
003
資料使用率(%)
97.4
97.4
97.4
PSI大於100之天數
3 (100.21)*
0 (86.73)*
0 (90.37)*
2008年11月份PSI大於100之天數
0 (62.98)*
0 (83.16)*
0 (88.53)*
SO2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250 ppb)
0 (13.02 ppb) *
0 (10.77 ppb) *
0 (13.28 ppb) *
SO2日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100 ppb)
0 (8.67 ppb) *
0 (9.58 ppb) *
0 (7.59ppb) *
NO2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250 ppb)
0 (71.74ppb) *
0 (55.5 ppb) *
0 (65.22 ppb) *
PM10日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125 mg/m3)
3
(150.42 mg/m3) *
0
(123.46 mg/m3) *
0
(84.62 mg/m3) *
O3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120 ppb)
0 (86.75 ppb) *
0 (84.56 ppb) *
0 (108.44 ppb) *
O3 8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60 ppb)
0 (59.28 ppb)*
0 (57.35ppb)*
8 (79.13 ppb)*
()*: 括弧內為當月最大測值。
4.5、2009年12月份戴奧辛分布模擬
圖4.13為12月10日地面天氣圖,而表4.13為12月份模擬日期之氣象因子。
圖4.13、12月10日地面天氣圖
表4.13、12月分模擬日期之氣象因子
日期
溫度
(℃)
風速
(m/s)
雨量
(mm)
相對溼度
(%)
風向
(degree)
12/7~12/10
20
1.7
~0
67
108
(1) 模擬中部地區2009年12月10日戴奧辛分布
圖4.14為2009年12月10日中部地區43家污染源之模擬戴奧辛平均濃度圖。由圖中可知,在台中縣龍井一帶及南投近中央山脈地區為污染源主要影響地區,其煙流濃度受北風及海風的影響而往南投山區移動;其中台中縣市、彰化及南投皆為影響範圍,濃度平均高值約在0.003 pg I-TEQ/m3以上。
圖4.15為2009年12月10日烏日焚化廠之模擬戴奧辛平均濃度圖。由圖中可知,中部地區受到北風影響,使得烏日焚化廠之戴奧辛往南移動,其擴散影響範圍為台中縣、彰化、雲林沿海以及南投縣皆為煙流影響範圍,濃度約在0.0001 pg I-TEQ /m3以下。
由模式模擬顯示出,烏日焚化廠對烏日國中的貢獻度為3.18%,對草湖國小的貢獻度為0.0201%,對溪心壩的貢獻度為1.75%。由此推論,烏日焚化廠對鄰近區域的烏日國中的影響最大,而對草湖國小的影響最小。
圖4.14、2009年12月10日中部地區43家污染源之模擬戴奧辛平均濃度圖
圖4.15、2009年12月10日烏日焚化廠之模擬戴奧辛平均濃度圖
(2) 以大里測站為受體點,模擬各污染物於2009年12月10日之貢獻濃度
表4.14為2009年12月10日利用GTx模式模擬以大里測站為受體點,逆軌跡推估烏日焚化廠及各污染源所排放各污染物之貢獻量。由表4.14中可得知,以GTx模式模擬烏日焚化廠所排放之污染物對於大里測站之貢獻度百分比依序為PM2.5:3.598 %;NOx:1.984 %;PM10:1.226 %;CO:0.423 %;SO2:0.198 %。
表4.14、2009年12月10日各污染物之模擬值與觀測值之比較與烏日焚化廠對大里測站貢獻濃度百分比
各污染源貢獻百分比
觀測值
模擬值
烏日
焚化廠
其他
點源
線源
面源
背景
小計
SO2
3.8
4.2
0.198
40.545
5.866
20.101
33.290
100.000
NOx
35.3
47.6
1.984
12.244
69.172
8.476
8.124
100.000
CO
0.74
0.48
0.423
2.192
35.277
2.268
59.840
100.000
PM2.5
51.4
72.0
3.598
51.952
12.149
5.550
26.750
100.000
PM10
79.1
108.3
1.226
42.415
12.237
16.005
28.118
100.000
(3) 烏日自設測站12月資料分析
由表4.15得知,12月份在廠區站O3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4次,O3 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4次,O3 8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8次;烏日國中站PSI大於100日數為6天,PM10日平均值超過標準2次,O3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2次,O3 8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26次;東園國小站PSI大於100超出標準1次,O3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1次,O38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9次。12月份大里測站無PSI超標準的紀錄。
表4.15、2009年12月份烏日焚化爐自設測站測值超過國家標準統計表
廠區站
烏日國中
東園國小
代號
001
002
003
資料使用率(%)
97.4
97.4
97.4
PSI大於100之天數
4 (135.41)*
6 (162.05)*
1 (123.78)*
2008年12月份PSI大於100之天數
0 (72.92)*
0 (62.84)*
0 (68.25)*
SO2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250 ppb)
0 (24.6 ppb) *
0 (22.23 ppb) *
0 ( 22.34 ppb) *
SO2日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100 ppb)
0 (5.68ppb) *
0 (6.12 ppb) *
0 (8.35 ppb) *
NO2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250 ppb)
0 (73.65 ppb) *
0 (55.49 ppb) *
0 (60.74 ppb) *
PM10日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125 mg/m3)
0(112.65mg/m3) *
2(175.28mg/m3) *
0 (85 mg/m3) *
O3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120 ppb)
4 (148.33 ppb) *
6 (169.64 ppb) *
1 (139.03 ppb) *
O3 8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60 ppb)
8 (107.08 ppb)*
26 (124.73 ppb)*
9(101.8 ppb)*
()*: 括弧內為當月最大測值。
4.6、2010年1月份戴奧辛分布模擬
圖4.16為1月31日地面天氣圖,而表4.16為1月份模擬日期之氣象因子。
圖4.16、1月31日地面天氣圖
表4.16、1月分模擬日期之氣象因子
日期
溫度
(℃)
風速
(m/s)
雨量
(mm)
相對溼度
(%)
風向
(degree)
1/28~1/31
18
1.8
~0
69
116
(1) 模擬中部地區2010年1月31日戴奧辛分布
圖4.17為2010年1月31日中部地區43家污染源之模擬戴奧辛平均濃度圖。由圖中可知,受到海風及東北風的影響,台中、彰化、南投、竹山一帶為主要影響地區,其濃度以同心圓的方式向外擴散;其煙流較易累積至近中央山脈處的山區,其中台中縣市、彰化及南投皆為影響範圍,濃度平均高值約在0.015 pg I-TEQ/m3以上。
圖4.18為2010年1月31日烏日焚化廠之模擬戴奧辛平均濃度圖。由圖中可知,中部地區的主要受到海風的影響,使得烏日焚化廠煙流擴散範圍擴大,其擴散影響範圍為台中縣市、彰化、雲林以及南投縣皆為煙流影響範圍,濃度約在0.0005 pg I-TEQ /m3以下。
由模式模擬顯示出,烏日焚化廠對烏日國中的貢獻度為3.38%,對草湖國小的貢獻度為0.097%,對溪心壩的貢獻度為1.1%。由此推論,烏日焚化廠對鄰近區域的烏日國中的影響最大,而對草湖國小的影響最小。
圖4.17、 2010年1月31日中部地區43家污染源之模擬戴奧辛平均濃度圖
圖4.18、 2010年1月31日烏日焚化廠之模擬戴奧辛平均濃度圖
(2) 以大里測站為受體點,模擬各污染物於2010年1月31日之貢獻濃度
表4.17為2010年1月31日利用GTx模式模擬以大里測站為受體點,逆軌跡推估烏日焚化廠及各污染源所排放各污染物之貢獻量。由表4.17中可得知,以GTx模式模擬烏日焚化廠所排放之污染物對於大里測站之貢獻度百分比依序為NOx:1.998 %;SO2:0.283 %;PM2.5:4.486 %;PM10:1.584 %;CO:0.415 %。
表4.17、 2010年1月31日各污染物之模擬值與觀測值之比較與烏日焚化廠對大里測站貢獻濃度百分比
各污染源貢獻百分比
觀測值
模擬值
烏日
焚化廠
其他
點源
線源
面源
背景
小計
SO2
3.7
4.4
0.283
44.837
6.303
21.779
26.798
100.000
NOx
39.2
47.3
1.998
12.679
68.994
8.601
7.728
100.000
CO
0.77
0.49
0.415
2.202
34.219
2.122
61.043
100.000
PM2.5
43.1
72.8
4.486
59.557
12.111
5.424
18.422
100.000
PM10
72.0
109.9
1.584
49.944
12.323
16.157
19.992
100.000
(3) 烏日自設測站2010年1月資料分析
由表4.18顯示,2010年1月份在廠區站PM10日平均值超過標準2次,O3 8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2次;在烏日國中站O3 8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2次;東園國小站O3 8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2次。而環保署大里測站本月份無PSI超標準的紀錄。
表4.18、2010年1月份烏日焚化爐自設測站測值超過國家標準統計表
廠區站
烏日國中
東園國小
代號
001
002
003
資料使用率(%)
97.4
97.4
97.4
PSI大於100之天數
0 (89.505)*
0 (84.46)*
0 (77.865)*
2009年1月份PSI大於100之天數
8 (118.14)*
0 (71.55)*
0 (47.76)*
SO2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250 ppb)
0 (15.74 ppb) *
0 (10.45 ppb) *
0 (12.04ppb) *
SO2日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100 ppb)
0 (5.96 ppb) *
0 (4.4 ppb) *
0 (4.86 ppb) *
NO2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250 ppb)
0 (56.45 ppb) *
0 (28.37 ppb) *
0 (25.52 ppb) *
PM10日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125 mg/m3)
2
(129.01mg/m3) *
0
(118.92mg/m3) *
0
(105.73mg/m3) *
O3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120 ppb)
0 (94.61ppb) *
0 (85.23 ppb) *
0 (88.77 ppb) *
O3 8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60 ppb)
2 (69.01 ppb)*
2 (64.58 ppb)*
2(60.89 ppb)*
()*: 括弧內為當月最大測值
4.7、2010年2月份戴奧辛分布模擬
圖4.19為2月9日地面天氣圖,而表4.19為2月份模擬日期之氣象因子。
圖4.19、2月9日地面天氣圖
表4.19、2月分模擬日期之氣象因子
日期
溫度
(℃)
風速
(m/s)
雨量
(mm)
相對溼度
(%)
風向
(degree)
2/6~2/9
18.70
1.78
~0
74
106
(1) 模擬中部地區2010年2月9日戴奧辛分布
圖4.20為2010年2月9日中部地區43家污染源之模擬戴奧辛平均濃度圖。由圖中可知,受到海風及東北風的影響,苗栗、台中、彰化、南投、竹山一帶為主要影響地區,其濃度以同心圓的方式向外擴散;其煙流較易累積至近中央山脈處的山區,其中苗栗、台中縣市、彰化及南投皆為影響範圍,濃度平均高值約在0.015 pg I-TEQ/m3以上。
圖4.21為2010年2月9日烏日焚化廠之模擬戴奧辛平均濃度圖。由圖中可知,中部地區的主要受到海風的影響,使得烏日焚化廠煙流擴散範圍擴大,其擴散影響範圍為台中縣市、彰化、雲林以及南投縣皆為煙流影響範圍,濃度約在0.015 pg I-TEQ /m3以下。
由模式模擬顯示出,烏日焚化廠對烏日國中的貢獻度為3.68%,對草湖國小的貢獻度為0.61%,對溪心壩的貢獻度為3.46%。由此推論,烏日焚化廠對鄰近區域的烏日國中的影響最大,而對草湖國小的影響最小。
圖4.20、 2010年2月9日中部地區43家污染源之模擬戴奧辛平均濃度圖
圖4.21、 2010年2月9日烏日焚化廠之模擬戴奧辛平均濃度圖
(2) 以大里測站為受體點,模擬各污染物於2010年2月9日之貢獻濃度
表4.20為2010年2月9日利用GTx模式模擬以大里測站為受體點,逆軌跡推估烏日焚化廠及各污染源所排放各污染物之貢獻量。由表4.17中可得知,以GTx模式模擬烏日焚化廠所排放之污染物對於大里測站之貢獻度百分比依序為NOx:1.953 %;CO:0.409 %;PM2.5:0.343 %;SO2:0.273 %;PM10:0.031 %。
表4.20、 2010年2月9日各污染物之模擬值與觀測值之比較與烏日焚化廠對大里測站貢獻濃度百分比
各污染源貢獻百分比
觀測值
模擬值
烏日
焚化廠
其他
點源
線源
面源
背景
小計
SO2
3.7
4.4
0.283
44.837
6.303
21.779
26.798
100.000
NOx
39.2
47.3
1.998
12.679
68.994
8.601
7.728
100.000
CO
0.77
0.49
0.415
2.202
34.219
2.122
61.043
100.000
PM2.5
43.1
72.8
4.486
59.557
12.111
5.424
18.422
100.000
PM10
72.0
109.9
1.584
49.944
12.323
16.157
19.992
100.000
(3) 烏日自設測站2010年2月資料分析
由表4.21得知,2010年2月份在廠區站O3 8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值4次;在烏日國中測站的PSI大於100超出標準1次,O3 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1次,O3 8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6次;東園國小的PSI大於100超出標準1次,O3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1次,O3 8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8次。而環保署大里測站本月份符合標準。
表4.21、2010年2月份烏日焚化廠自設測站測值超過國家標準統計表。
廠區站
烏日國中
東園國小
代號
001
002
003
資料使用率(%)
97.4
97.4
97.4
PSI大於100之天數
0 (99)*
1 (109.14)*
1 (108.2)*
2009年2月份PSI大於100之天數
4 (103.82)*
0 (88.6)*
0 (92.3)*
SO2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250 ppb)
0 (12.34 ppb) *
0 (9.77 ppb) *
0 ( 9.43 ppb) *
SO2日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100 ppb)
0 (7.94 ppb) *
0 (5.68 ppb) *
0 (5.47 ppb) *
NO2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250 ppb)
0 (112ppb) *
0 (127.31 ppb) *
0 (126.56 ppb) *
PM10日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125 mg/m3)
0
(103.03 mg/m3) *
0
(115.7mg/m3) *
0
(88.86 mg/m3) *
O3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120 ppb)
0(118.8 ppb) *
1 (127.31 ppb) *
1 (126.56 ppb) *
O3 8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60 ppb)
4 (85.69 ppb)*
6 (93.69 ppb)*
8 (100 ppb)*
()*: 括弧內為當月最大測值。
4.8、2010年3月份戴奧辛分布模擬
圖4.22為3月22日地面天氣圖,而表4.22為3月份模擬日期之氣象因子。
圖4.22、3月22日地面天氣圖
表4.22、3月分模擬日期之氣象因子
日期
溫度
(℃)
風速
(m/s)
雨量
(mm)
相對溼度
(%)
風向
(degree)
3/19~3/22
22.62
1.7
~0
65
86
(1) 模擬中部地區2010年3月22日戴奧辛分布
圖4.23為2010年3月22日中部地區43家污染源之模擬戴奧辛平均濃度圖。由圖中可知,受到海風及東北風的影響,台中、南投、竹山一帶為主要影響地區,其濃度以同心圓的方式向外擴散;其煙流較易累積至近中央山脈處的山區,其中台中縣市及南投皆為影響範圍,濃度平均高值約在0.015 pg I-TEQ/m3以上。
圖4.24為2010年3月22日烏日焚化廠之模擬戴奧辛平均濃度圖。由圖中可知,中部地區的主要受到海風的影響,使得烏日焚化廠煙流擴散範圍擴大,其擴散影響範圍為台中縣市、雲林及南投縣皆為煙流影響範圍,濃度約在0.005 pg I-TEQ /m3以下。
由模式模擬顯示出,烏日焚化廠對烏日國中的貢獻度為0.11%,對草湖國小的貢獻度為0.16%,對溪心壩的貢獻度為0.15%。由此推論,烏日焚化廠對鄰近區域的草湖國小的影響最大,而對烏日國中的影響最小。
圖4.23、 2010年3月22日中部地區43家污染源之模擬戴奧辛平均濃度圖
圖4.24、 2010年3月22日烏日焚化廠之模擬戴奧辛平均濃度圖
(2) 以大里測站為受體點,模擬各污染物於2010年3月22日之貢獻濃度
表4.23為2010年3月22日利用GTx模式模擬以大里測站為受體點,逆軌跡推估烏日焚化廠及各污染源所排放各污染物之貢獻量。由表4.17中可得知,以GTx模式模擬烏日焚化廠所排放之污染物對於大里測站之貢獻度百分比依序為NOx:1.798 %;CO:0.323%;SO2:0.303 %;PM2.5:0.299 %;PM10:0.027 %。
表4.23、 2010年3月22日各污染物之模擬值與觀測值之比較與烏日焚化廠對大里測站貢獻濃度百分比
各污染源貢獻百分比
觀測值
模擬值
烏日
焚化廠
其他
點源
線源
面源
背景
小計
SO2
3.644
4.237
0.303
41.688
6.105
20.229
31.675
100.000
NOx
30.919
48.082
1.798
12.686
64.494
7.866
13.156
100.000
CO
0.660
0.553
0.323
1.845
27.771
1.678
68.383
100.000
PM2.5
50.752
66.127
0.299
41.248
14.025
6.013
38.416
100.000
PM10
101.005
105.462
0.027
29.494
12.688
16.984
40.807
100.000
(3) 烏日自設測站2010年3月資料分析
由表4.24結果顯示,2010年3月份在廠區站的PSI大於100超出標準3次,PM10日平均值超過標準3次,O3 8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10次;在烏日國中站PSI大於100超出標準3次,PM10日平均值超過標準3次,O3 8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10次;在東園國小站PSI大於100超出標準3次, O3 8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20次。環保署大里測站本月份其PSI大於100之天數為2天。
表4.24、2010年3月份烏日焚化廠自設測站測值超過國家標準統計表。
廠區站
烏日國中
東園國小
代號
001
002
003
資料使用率(%)
97.4
97.4
97.4
PSI大於100之天數
3 (275.4)*
3 (263.05)*
3 (265.75)*
2009年3月份PSI大於100之天數
2(119.33)*
0 (98.84)*
1 (106.06)*
SO2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250 ppb)
0 (13.79 ppb) *
0 (16.61 ppb) *
0 ( 22.78 ppb) *
SO2日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100 ppb)
0 (5.99 ppb) *
0 (5.58 ppb) *
0 (13.1ppb) *
NO2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250 ppb)
0 (62.44ppb) *
0 (56.33 ppb) *
0 (59.62 ppb) *
PM10日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125 mg/m3)
3
(500.79 mg/m3) *
3
(476.13 mg/m3) *
3
(481.79 mg/m3) *
O3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120 ppb)
0 (95.51 ppb) *
0 (97.79 ppb) *
0 (101.18 ppb) *
O3 8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60 ppb)
10 (78 ppb)*
10 (80.81ppb)*
20 (86.13 ppb)*
()*: 括弧內為當月最大測值。
4.9、2010年4月份戴奧辛分布模擬
圖4.25為4月29日地面天氣圖,而表4.25為4月份模擬日期之氣象因子。
圖4.25、4月29日地面天氣圖
表4.25、4月分模擬日期之氣象因子
日期
溫度
(℃)
風速
(m/s)
雨量
(mm)
相對溼度
(%)
風向
(degree)
4/26~4/29
21.33
1.7
~0
65
109
(1) 模擬中部地區2010年4月29日戴奧辛分布
圖4.26為2010年4月29日中部地區43家污染源之模擬戴奧辛平均濃度圖。由圖中可知,受到東北風的影響,苗栗沿海、台中沿海、彰化、竹山及雲林一帶為主要影響地區,其濃度以同心圓的方式向外擴散;其中台中縣市、彰化及雲林皆為影響範圍,濃度平均高值約在0.005 pg I-TEQ/m3以下。
圖4.27為2010年4月29日烏日焚化廠之模擬戴奧辛平均濃度圖。由圖中可知,中部地區的主要受到東北風的影響,使得烏日焚化廠煙流擴散範圍擴大,其擴散影響範圍為台中縣市、彰化及雲林以皆為煙流影響範圍,濃度約在0.005 pg I-TEQ /m3以下。
由模式模擬顯示出,烏日焚化廠對烏日國中的貢獻度為7.9%,對草湖國小的貢獻度為0.03%,對溪心壩的貢獻度為7.7%。由此推論,烏日焚化廠對鄰近區域的烏日國中的影響最大,而對草湖國小的影響最小。
圖4.26、 2010年4月29日中部地區43家污染源之模擬戴奧辛平均濃度圖
圖4.27、 2010年4月29日烏日焚化廠之模擬戴奧辛平均濃度圖
(2) 以大里測站為受體點,模擬各污染物於2010年4月29日之貢獻濃度
表4.17為2010年4月29日利用GTx模式模擬以大里測站為受體點,逆軌跡推估烏日焚化廠及各污染源所排放各污染物之貢獻量。由表4.17中可得知,以GTx模式模擬烏日焚化廠所排放之污染物對於大里測站之貢獻度百分比依序為NOx:1.882 %;CO:0.361 %;PM2.5:0.334 %;SO2:0.227 %;PM10:0.031 %。
表4.26、 2010年4月29日各污染物之模擬值與觀測值之比較與烏日焚化廠對大里測站貢獻濃度百分比
各污染源貢獻百分比
觀測值
模擬值
烏日
焚化廠
其他
點源
線源
面源
背景
小計
SO2
3.317644
4.171889
0.277
43.309
5.836
18.882
31.696
100.000
NOx
31.92338
43.23859
1.882
13.401
64.559
7.973
12.185
100.000
CO
0.657472
0.467107
0.361
1.966
29.130
1.910
66.634
100.000
PM2.5
38.57301
43.48991
0.334
47.455
14.594
6.357
31.260
100.000
PM10
63.61075
67.31568
0.031
34.931
13.399
18.760
32.879
100.000
(3) 烏日自設測站2010年4月資料分析
由表4.27得知,2010年4月份廠區測站O3 8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12次;烏日國中站O3 8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13次;東園國小站O3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1次,PSI大於100之天數為1天,為O3 8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所致(14次)。由此可見東園國小本月份的O3濃度值超過國家標準,導致此區空氣品質不佳。而由環保署公佈大里測站資料顯示,4月份無超出標準的紀錄。
表4.27、2010年4月份烏日焚化爐自設測站測值超過國家標準統計表。
廠區站
烏日國中
東園國小
代號
001
002
003
資料使用率(%)
97.5
97.5
97.5
PSI大於100之天數
0 (98.08)*
0 (97.958)*
1 (103.675)*
2009年4月份PSI大於100之天數
0 (98.44)*
0 (72.31)*
0 (98.44)*
SO2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250 ppb)
0 (11.6ppb) *
0 (7.42 ppb) *
0 ( 17.35 ppb) *
SO2日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100 ppb)
0 (5.49 ppb) *
0 (3.52 ppb) *
0 (11.18ppb) *
NO2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250 ppb)
0 (97.98 ppb) *
0 (79.2 ppb) *
0 (71.29 ppb) *
PM10日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125 mg/m3)
0
(99.82 mg/m3) *
0
(120.96 mg/m3) *
0
(92.19 mg/m3) *
O3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120 ppb)
0 (117.17 ppb) *
0 (117.55 ppb) *
1 (122.94 ppb) *
O3 8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60 ppb)
12 (92.07 ppb)*
13 (89.19 ppb)*
14 (96.25 ppb)*
()*: 括弧內為當月最大測值。
4.10、2010年5月份戴奧辛分布模擬
圖4.28為5月2日地面天氣圖,而表4.28為5月份模擬日期之氣象因子。
圖4.28、5月2日地面天氣圖
表4.28、5月分模擬日期之氣象因子
日期
溫度
(℃)
風速
(m/s)
雨量
(mm)
相對溼度
(%)
風向
(degree)
4/29~5/2
21.83
1. 8
~0
65
95
(1) 模擬中部地區2010年5月2日戴奧辛分布
圖4.29為2010年5月2日中部地區43家污染源之模擬戴奧辛平均濃度圖。由圖中可知,受到海風及北風的影響,苗栗、台中、南投、竹山一帶為主要影響地區,其濃度以同心圓的方式向外擴散;其煙流較易累積至近中央山脈處的山區,其中苗栗、台中縣市及南投皆為影響範圍,濃度平均高值約在0.015 pg I-TEQ/m3以上。。
圖4.30為2010年5月2日烏日焚化廠之模擬戴奧辛平均濃度圖。由圖中可知,中部地區的主要受到海風的影響,使得烏日焚化廠煙流擴散範圍擴大,其擴散影響範圍為台中縣市、彰化以及南投縣皆為煙流影響範圍,濃度約在0.0005 pg I-TEQ /m3以下。
由模式模擬顯示出,烏日焚化廠對烏日國中的貢獻度為2.1%,對草湖國小的貢獻度為0.09%,對溪心壩的貢獻度為1.56%。由此推論,烏日焚化廠對鄰近區域的烏日國中的影響最大,而對草湖國小的影響最小。
圖4.29、 2010年5月2日中部地區43家污染源之模擬戴奧辛平均濃度圖
圖4.30、 2010年5月2日烏日焚化廠之模擬戴奧辛平均濃度圖
(2) 以大里測站為受體點,模擬各污染物於2010年5月2日之貢獻濃度
表4.29為2010年5月2日利用GTx模式模擬以大里測站為受體點,逆軌跡推估烏日焚化廠及各污染源所排放各污染物之貢獻量。由表4.17中可得知,以GTx模式模擬烏日焚化廠所排放之污染物對於大里測站之貢獻度百分比依序為NOx:1.625 %;CO:0.333 %;SO2:0.308 %;PM2.5:0.296 %;PM10:0.027 %。
表4.29、 2010年5月2日各污染物之模擬值與觀測值之比較與烏日焚化廠對大里測站貢獻濃度百分比
各污染源貢獻百分比
觀測值
模擬值
烏日
焚化廠
其他
點源
線源
面源
背景
小計
SO2
3.823
4.410
0.308
44.694
6.097
19.974
28.927
100.000
NOx
24.515
49.598
1.625
13.391
61.021
7.785
16.178
100.000
CO
0.539
0.517
0.333
1.987
28.577
1.854
67.248
100.000
PM2.5
35.816
56.116
0.296
43.129
13.834
6.016
36.725
100.000
PM10
62.922
89.808
0.027
30.504
12.312
17.450
39.708
100.000
(3) 烏日自設測站2010年5月資料分析
由表4.30顯示烏日焚化廠2010年5月自設設站的空氣品質,廠區站PSI大於100日數為2次,為O3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2次所致;烏日國中站O3 8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共16次;東園國小站O3 8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共20次。環保署大里測站本月份PSI>100日數為1天。
表4.30、2010年5月份烏日焚化爐自設測站測值超過國家標準統計表。
廠區站
烏日國中
東園國小
代號
001
002
003
資料使用率(%)
97.4
97.4
97.4
PSI大於100之天數
2 (119.79)*
0 (93.85)*
0 (137.04)*
2009年5月份PSI大於100之天數
1 (105.77)*
0 (93.85)*
6 (137.04)*
SO2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250 ppb)
0 (16.1 ppb) *
0 (14.42 ppb) *
0 (14.52 ppb) *
SO2日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100 ppb)
0 (19.49 ppb) *
0 (17.27 ppb) *
0 (16.99 ppb) *
NO2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250 ppb)
0 (62.98ppb) *
0 (52.42 ppb) *
0 (47.91ppb) *
PM10日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125 mg/m3)
0
(88.65 mg/m3) *
0
(98.61 mg/m3) *
0
(81.57 mg/m3) *
O3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120 ppb)
2 (135.83 ppb) *
0 (93 ppb) *
0 (97.65 ppb) *
O3 8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60 ppb)
14 (98.92 ppb)*
16 (77.77ppb)*
20 (81.66 ppb)*
()*: 括弧內為當月最大測值。
4.11、2010年6月份戴奧辛分布模擬
圖4.31為6月8日地面天氣圖,而表4.31為6月份模擬日期之氣象因子。
圖4.31、1月31日地面天氣圖
表4.31、1月分模擬日期之氣象因子
日期
溫度
(℃)
風速
(m/s)
雨量
(mm)
相對溼度
(%)
風向
(degree)
6/5~6/8
24.3
1.7
~0
64
118
(1) 模擬中部地區2010年6月8日戴奧辛分布
圖4.32為2010年6月8日中部地區43家污染源之模擬戴奧辛平均濃度圖。由圖中可知,受到海風的影響,台中、彰化、南投、竹山一帶為主要影響地區,其濃度以同心圓的方式向外擴散;其煙流較易累積至近中央山脈處的山區,其中台中縣市、彰化、雲林及南投皆為影響範圍,濃度平均高值約在0.015 pg I-TEQ/m3以上。
圖4.33為2010年6月8日烏日焚化廠之模擬戴奧辛平均濃度圖。由圖中可知,中部地區的主要受到海風的影響,使得烏日焚化廠煙流擴散範圍擴大,其擴散影響範圍為台中縣市、彰化、雲林以及南投縣皆為煙流影響範圍,濃度約在0.005 pg I-TEQ /m3以下。
由模式模擬顯示出,烏日焚化廠對烏日國中的貢獻度為4.4%,對草湖國小的貢獻度為0.19%,對溪心壩的貢獻度為2.74%。由此推論,烏日焚化廠對鄰近區域的烏日國中的影響最大,而對草湖國小的影響最小。
圖4.32、 2010年6月8日中部地區43家污染源之模擬戴奧辛平均濃度圖
圖4.33、 2010年6月8日烏日焚化廠之模擬戴奧辛平均濃度圖
(2) 以大里測站為受體點,模擬各污染物於2010年6月8日之貢獻濃度
表4.32為2010年6月8日利用GTx模式模擬以大里測站為受體點,逆軌跡推估烏日焚化廠及各污染源所排放各污染物之貢獻量。由表4.17中可得知,以GTx模式模擬烏日焚化廠所排放之污染物對於大里測站之貢獻度百分比依序為NOx:1.252 %;CO:0.277 %;PM2.5:0.206 %;SO2:0.173 %;PM10:0.019 %。
表4.32、 2010年6月8日各污染物之模擬值與觀測值之比較與烏日焚化廠對大里測站貢獻濃度百分比
各污染源貢獻百分比
觀測值
模擬值
烏日
焚化廠
其他
點源
線源
面源
背景
小計
SO2
2.903
3.820
0.173
43.447
5.797
20.490
30.093
100.000
NOx
20.821
40.228
1.252
12.932
64.488
9.367
11.961
100.000
CO
0.446
0.393
0.277
2.930
33.870
3.404
59.520
100.000
PM2.5
20.793
41.625
0.206
49.849
13.361
6.493
30.091
100.000
PM10
39.107
64.327
0.019
36.905
12.591
18.969
31.515
100.000
(3) 烏日自設測站2010年6月資料分析
由表4.33得知,2010年6月份在廠區站PSI大於100超出標準2次,O3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5次,O3 8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9次;烏日國中站PSI大於100日數為2次,O3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4次,O3 8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8次;東園國小站PSI大於100超出標準2次,O3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4次,O38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8次。6月份大里測站PSI>100日數為1天。
表4.33、2010年6月份烏日焚化爐自設測站測值超過國家標準統計表。
廠區站
烏日國中
東園國小
代號
001
002
003
資料使用率(%)
97.4
97.4
97.4
PSI大於100之天數
2 (172.12)*
2 (166.63)*
2 (160.68)*
2009年6月份PSI大於100之天數
2 (102.4)*
2 (110.91)*
2 (118.73)*
SO2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250 ppb)
0 (16.72 ppb) *
0 (15.79 ppb) *
0 ( 16.16 ppb) *
SO2日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100 ppb)
0 (13.99ppb) *
0 (11.19 ppb) *
0 (11.22 ppb) *
NO2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250 ppb)
0 (40.96 ppb) *
0 (44.52 ppb) *
0 (36.56 ppb) *
PM10日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125 mg/m3)
0 (74.21mg/m3) *
0 (71.79mg/m3) *
0 (54 mg/m3) *
O3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120 ppb)
5 (177.7 ppb) *
4 (173.3 ppb) *
4 (168.54 ppb) *
O3 8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60 ppb)
9 (91.23 ppb)*
8 (88.96 ppb)*
8 (86.8 ppb)*
()*: 括弧內為當月最大測值。
4.12、2010年7月份戴奧辛分布模擬
圖4.34為7月19日地面天氣圖,而表4.34為7月份模擬日期之氣象因子。
圖4.34、7月19日地面天氣圖
表4.34、7月分模擬日期之氣象因子
日期
溫度
(℃)
風速
(m/s)
雨量
(mm)
相對溼度
(%)
風向
(degree)
7/16~7/19
28.1
2.3
~0
68
117
(1) 模擬中部地區2010年7月19日戴奧辛分布
圖4.35為2010年7月19日中部地區43家污染源之模擬戴奧辛平均濃度圖。由圖中可知,受到西南風的影響,苗栗、台中、南投、雲林一帶為主要影響地區,其濃度以同心圓的方式向外擴散;其煙流較易累積至近中央山脈處的山區,其中台中縣市、彰化及南投皆為影響範圍,濃度平均高值約在0.015 pg I-TEQ/m3以上。
圖4.36為2010年7月19日烏日焚化廠之模擬戴奧辛平均濃度圖。由圖中可知,中部地區的主要受到海風的影響,使得烏日焚化廠煙流擴散範圍擴大,其擴散影響範圍為台中縣市、彰化、雲林以及南投縣皆為煙流影響範圍,濃度約在0.005 pg I-TEQ /m3以下。
由模式模擬顯示出,烏日焚化廠對烏日國中的貢獻度為1.32%,對草湖國小的貢獻度為0.11%,對溪心壩的貢獻度為1.36%。由此推論,烏日焚化廠對鄰近區域的溪心壩的影響最大,而對草湖國小的影響最小。
圖4.35、 2010年7月19日中部地區43家污染源之模擬戴奧辛平均濃度圖
圖4.36、 2010年7月19日烏日焚化廠之模擬戴奧辛平均濃度圖
(2) 以大里測站為受體點,模擬各污染物於2010年7月19日之貢獻濃度
表4.35為2010年7月19日利用GTx模式模擬以大里測站為受體點,逆軌跡推估烏日焚化廠及各污染源所排放各污染物之貢獻量。由表4.17中可得知,以GTx模式模擬烏日焚化廠所排放之污染物對於大里測站之貢獻度百分比依序為NOx:1.033 %;SO2:0.224 %;CO:0.195 %;PM2.5:0.140 %;PM10:0.012 %。
表4.35、 2010年7月19日各污染物之模擬值與觀測值之比較與烏日焚化廠對大里測站貢獻濃度百分比
各污染源貢獻百分比
觀測值
模擬值
烏日
焚化廠
其他
點源
線源
面源
背景
小計
SO2
2.726
3.491
0.224
42.153
4.867
18.665
34.090
100.000
NOx
14.407
32.611
1.033
14.815
60.628
9.174
14.350
100.000
CO
0.307
0.341
0.195
2.781
29.207
3.224
64.593
100.000
PM2.5
21.659
34.146
0.140
43.528
11.728
5.619
38.986
100.000
PM10
36.155
54.299
0.012
31.370
10.662
16.938
41.018
100.000
(3) 烏日自設測站2010年7月資料分析
由表4.36顯示,2010年7月份在廠區站PM10日平均值超過標準5次,NO2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1次,O3 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11次,O3 8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12次;在烏日國中站O3 8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6次;東園國小站O3 8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10次。而環保署大里測站本月份無PSI超標準的紀錄。
表4.36、2010年7月份烏日焚化爐自設測站測值超過國家標準統計表。
廠區站
烏日國中
東園國小
代號
001
002
003
資料使用率(%)
97.4
97.4
97.4
PSI大於100之天數
5 (232.91)*
0 (80.08)*
0 (83.17)*
2009年7月份PSI大於100之天數
0 (82.50)*
0 (84.50)*
0 (91.6)*
SO2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250 ppb)
0 (20.25 ppb) *
0 (12.19 ppb) *
0 (12.8ppb) *
SO2日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100 ppb)
0 (12.98 ppb) *
0 (10.77 ppb) *
0 (10.69 ppb) *
NO2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250 ppb)
0 (109.24 ppb) *
0 (129.03 ppb) *
0 (143.66 ppb) *
PM10日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125 mg/m3)
0
(71.44 mg/m3) *
0
(61.36 mg/m3) *
0
(55.79 mg/m3) *
O3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120 ppb)
11 (226.33ppb) *
0 (96.96 ppb) *
0 (99.8 ppb) *
O3 8小時平均值超過標準次數(60 ppb)
12 (101.73 ppb)*
6 (76.68 ppb)*
10 (77.62 ppb)*
()*: 括弧內為當月最大測值
第五章 戴奧辛檢測分析結果
5.1、台中縣境內採集大氣周界戴奧辛
圖5.1為採樣日之地面天氣圖,由圖中看出此時為鋒面過境型,台灣地區受鋒面影響天氣相當不穩定,有降雨現象。此型天氣陰、晴變化快,光化有利的時段適逢日照足夠。O3值偶可達較高值。表5.1為採樣日期中的氣象因子。
圖5.1、4月14日地面天氣圖
表5.1、4月採樣日之氣象因子
日期
溫度
(℃)
風速
(m/s)
雨量
(mm)
相對溼度
(%)
風向
(degree)
4/12~4/15
23
2.2
0.15
70
243
圖5.2為採樣日之地面天氣圖,由圖中看出此時為偏南氣流型,華中有熱低壓,太平洋高壓中心在日本海以東,台灣南面有熱帶低壓系統,吹偏南風,因氣流經由南方北上至台灣,台灣天氣炎熱,然午後雲量增多,且有不連續性降雨。午後O3光化最有利的時間,雲量增加,降低了O3的污染程度。表5.2為採樣日期中的氣象因子。
圖5.2、5月19日地面天氣圖
表5.2、5月17~20採樣日氣象因子
日期
溫度
(℃)
風速
(m/s)
雨量
(mm)
相對溼度
(%)
風向
(degree)
5/17~5/20
26.8
2.1
~0
65
59
圖5.3為採樣日之地面天氣圖,由圖中看出此時為鋒面滯流型,鋒面滯留於台灣境內。當冷、暖氣團勢力相當,交會時產生的帶狀界面(鋒面)無法快速移動,徘徊、停留於原地,造成雲雨天氣,不利O3的光化。表5.3為採樣日期中的氣象因子。
圖5.3、6月23日地面天氣圖
表5.3、6月21~24採樣日氣象因子